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0•娄底)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C 【解析】 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含量可知 空气成分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94% 0.03% 0.03% 特点 相对固定 可变成分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A 【解析】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其中氮气的含量最高,且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几乎不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硫 C. 火山灰 D. 一氧化碳
A 【解析】 试题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包括可吸入颗粒),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
A. 氮气(N2) B. 氧气(O2) C. 水蒸气(H2O) D. 二氧化硫(SO2)
D 【解析】 试题污染空气的物质包括人类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粉尘,由此可以排除A、B、C三个选项,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 )
A. 细铁丝(Fe) B. 红磷(P) C. 硫粉 (S) D. 木炭(C)
B 【解析】 试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硫、木炭燃烧会产生气体,故都不能使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C 【解析】 试题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使燃着的的木条熄灭。符合要求。②氧气有助燃性,可使木条燃烧地更旺,不符合要求。③空气中含部分氧气,可使木条继续燃烧。不符合要求。④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使燃着的的木条熄灭。符合要求。所以应选C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解决登山人员的呼吸困难,需提供的物质是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水
C 【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所以登山人员呼吸困难时,需要提供的物质是氧气,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B 【解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解答:【解析】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光 光 有机物+氧气,可知答案为: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 )
A. H2、N2 B. N2、 O2 C. CO2、CO D. N2、Ar
D 【解析】 试题A、氢气具可燃性,遇火燃烧,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A不正确;B、氧气具助燃性、氧化性,高温易和金属反应,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具可燃性,遇火会燃,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C不正确;D、氮气、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很难和金属物质反应,常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故D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③随意丢弃费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 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D 【解析】 试题根据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进行分析解答。 ①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可有效改善环境; 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可防止环境污染。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