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262  173270  173276  173280  173286  173288  173292  173298  173300  173306  173312  173316  173318  173322  173328  173330  173336  173340  173342  173346  173348  173352  173354  173356  173357  173358  173360  173361  173362  173364  173366  173370  173372  173376  173378  173382  173388  173390  173396  173400  173402  173406  173412  173418  173420  173426  173430  173432  173438  173442  173448  173456  211419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按照题目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一个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反应:________ 

(2)一个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________ 

(3)一个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置换反应:________。

C+O2CO2H2CO3=CO2↑+H2OC+2CuO2Cu+CO2↑ 【解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1)碳和氧气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CO2; (2)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___。

②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________。

③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空气中两种无毒的气体________。

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

2H2O 2H2↑+O2↑Fe+CuSO4=FeSO4+Cu2NO+2CO2CO2+N22KMnO4K2MnO4+MnO2+O2↑ 【解析】 【解析】 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③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方法制取氧气________;

②高锰酸钾固体是________色;

③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④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__;

⑤水净化过程中用作净水剂的物质是________。

2KMnO4K2MnO4+MnO2+O2↑暗紫Ca(OH)2聚乙烯明矾 【解析】 【解析】 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②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 ③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Ca(OH)2; ④聚乙烯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 ⑤水净化过程中用作净水剂的物质是明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和氧气点燃燃烧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

(3)铝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氧化物________。

3Fe+2O2Fe3O4Zn+H2SO4=ZnSO4+H2↑2Al+Fe2O32Fe+Al2O3 【解析】 (1)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是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Fe3O4 (2)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与稀硫酸,如果用稀盐酸,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导致氢气不纯净,用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请写出:

(1)1组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物________;

(2)1个通过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碳与氧气或一氧化碳与氧气C+2CuO2Cu+CO2↑CaCO3CaO+CO2↑ 【解析】 (1)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2)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分类和类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许多化学实验,请依据实验探究的方法将下列实验分类:

分类标准为________,包括的实验有________填字母)。

(2)找规律,仿照下列化学方程式,完成另外两个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2H2S+SO2=S↓+2H2O    NaH+H2O=NaOH+H2↑ NH3 +NO2—________;CaH2+H2O—________。

利用对比实验A、B、C8NH3+6NO2=7N2+12H2OCaH2+2H2O=Ca(OH)2+2H2↑ 【解析】 (1)由以上实验可知,分类标准为利用对比实验,每一组实验均有一个变量,通过对比得出实验结论,包括的实验有A、B、C;(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配平化学方程式:8NH3 + 6 NO2=7N2+12H2O,CaH2+ 2H2O=Ca(OH) 2+2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

(3)有红色粉末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 。

3Fe+2O2 Fe3O42KClO3 2KCl+3O2↑2HgO2Hg+O2↑ 【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2)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3) 汞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属于有红色粉末生成的化合反应,故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回答有关问题:

(1)运动会上的发令枪冒“白烟”:________;

(2)“正常雨水”(不是酸雨)的pH<7,根据有关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

(3)用稀盐酸来除铁锈: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色;

(4)用石灰乳(主要成分是熟石灰)来吸收二氧化硫气体:________;

(5)某些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可用氨水来除去: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4P+5O22P2O5CO2+H2O=H2CO3Fe2O3+6HCl═2FeCl3+3H2O黄Ca(OH)2+SO2═CaSO3+H2O2NH3•H2O+H2SO4=(NH4)2SO4+2H2O复分解反应 【解析】 【解析】 (1)发令枪子弹中的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故填:4P+5O22P2O5; (2)空气中的二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渠县崇德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考前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事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的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烧纸瓷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渠县崇德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考前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具有环保意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下列做法之与之相违背的是

A. 夏天使用空调时,把温度尽可能调低一点

B. 购物回家,把塑料袋收好,以备下次再用

C. 课间集体出操,随手关闭电灯

D. 文明过年,不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

A 【解析】A. 夏天使用空调时,把温度尽可能调低一点,浪费了电能,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与主题不符合,错误; B. 购物回家,把塑料袋收好,以备下次再用,此方法塑料袋循环再利用,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主题,正确 C. 课间集体出操,随手关闭电灯,可以节约能源,符合主题,正确 D. 文明过年,不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符合主题,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