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如何学习化学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滴管,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3)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试管刷从试管底部向上套至距管口 处量筒;胶头滴管量筒;胶头滴管 【解析】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的是胶头滴管,洗涤试管用试管刷来刷洗。 (2)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从试管底部向上套至距管口处,如果从试管口向下套会使试管夹上的杂质掉入试管内,污染药品,也有可能夹破试管,应该将试管夹夹在距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不容易脱落。 (3)医用注射器是用来吸取液体的,可以代替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如何学习化学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___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
观察;推理归纳演绎 【解析】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观察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推理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归纳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点燃后生成黑色固体 B. 蜡烛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 硫燃烧时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解析】 A、木炭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错误 B、蜡烛燃烧时,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故错误 D、硫燃烧时,生成无色刺激性气体二氧化硫.故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必须使用催化剂 B. 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做反应物
C. 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 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B 【解析】 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只加热即可,不需用催化剂,故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有:KMnO4、KClO3、H2O2,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 C、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 D、氧气有助燃的作用,验满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不需用燃着的火柴,故错误.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 ②固定装置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连接仪器 ⑤加热 ⑥收集气体 ⑦撤酒精灯 ⑧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③④①②⑤⑥⑧⑦ B. ③④①②⑤⑥⑦⑧
C. 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D. ④③①②⑤⑥⑦⑧
C 【解析】 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向试管里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注意要用外焰,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氧气验满 B.
液体加热
C. 读液体的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与液氧由不同分子构成 B.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 氧气能支持燃烧
A 【解析】 A、 氧气与液氧是氧气不同状态,属于同一物质,由相同分子构成,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制取氧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好高锰酸钾后,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倒立于水槽内收集纯净的氧气
C. 加热时,应将酒精灯的外焰一直集中在试管底部
D. 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并比较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
C 【解析】 A、装好高锰酸钾后,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故说法正确;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故说法正确; C、加热时,应将酒精灯的外焰不应一直集中在试管底部,而应逐渐向里移动,故说法错误;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才开始收集氧气,不能立即收集,以防收集不纯,故说法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图中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 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 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 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 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C 【解析】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是气体,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会逐渐的减少,反应完全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a点还没有开始反应,表示的是高锰酸钾的质量,正确; b点时高锰酸钾已分解了一段时间,b点时试管内物质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则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正确; c点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为了不浪费氧气, 立即收集
B. 加热时,先预热, 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C. 固定试管时,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 固定试管时,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A 【解析】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此时气体中会混有空气而不纯,应等到气体连续不断地冒出时,再收集。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