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题型:单选题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 )。
A. 质子和中子 B. 质子和电子 C. 中子和电子 D. 电子
A 【解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题型:单选题
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 B. 3 C. 4 D. 7
B 【解析】 这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微粒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 原子 B. 离子 C. 分子 D. 电子
D 【解析】 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比如金属由金属原子构成;B、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比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C、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比如水由水分子构成;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电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故本题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题型:单选题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 )
A. 原子 B. 阳离子 C. 阴离子 D. 分子
C 【解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题型:填空题
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Mg和Ca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He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
活泼、不活泼、不一定 【解析】 (1)镁原子和钙原子最外层电子均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且容易失去两个电子,故化学性质活泼; (2)氦只有一个电子层,且已经排满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氦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题中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分子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故此说法错误; 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气,故解释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春暖花开季节,花坛边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很大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A 【解析】 春暖花开季节,兴宁路边常闻到怡人的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怡人的花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怡人的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分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怡人的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 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A 【解析】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的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大,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故选项解释错误. C、C、水沸腾时,掀开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不是分子的大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D、D、44mL的水与56mL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善于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事实 | 解释 | |
A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B | 敞口放置的酒精溶液逐渐变稀 |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C |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 分子之间有间隙 |
D |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变化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原因在于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导致总体积小于两种液体体积之和,正确;B、敞口放置的酒精溶液逐渐变稀,酒精不断蒸发,蒸发的本质在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正确;C、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原因在于压强减小了乙醚分子的间隔,使乙醚气体液化变成液态,正确;D、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改变汞原子的间隔...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