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349  173357  173363  173367  173373  173375  173379  173385  173387  173393  173399  173403  173405  173409  173415  173417  173423  173427  173429  173433  173435  173439  173441  173443  173444  173445  173447  173448  173449  173451  173453  173457  173459  173463  173465  173469  173475  173477  173483  173487  173489  173493  173499  173505  173507  173513  173517  173519  173525  173529  173535  173543  211419 

科目: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探究性小组实验中,小勇同学取来一小块片状石灰石,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维持红热状态3min~5min后,再冷却至室温。

⑴请你写出上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你对最后得到的产物的判断:

①有如下猜想:(A)产物中已经形成生灰石;(B)产物中仍然含有石灰石。你的猜想是:________ (填“A”或“B”)。

②验证步骤:取适量产物放入烧杯中,先加入足量蒸馏水并充分搅拌,然后再________ 看到________ 。

③结论:证明你的猜想(填“正确”或“错误”)________  。

④你验证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 。

CaCO3 CaO + CO2↑;A(B);滴入几滴无色酚酞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无色酚酞变红(或无色酚酞不变色) 有气泡产生(或没有气泡产生);正确(或错误);CaO + H2O = Ca(OH)2 (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解析】 根据碳酸钙煅烧的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氧化钙和气体二氧化碳;氧化钙溶于水会生成氢氧化钙,而碳酸钙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已知锌和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ZnSO4).制取3g氢气,理论上需要多少克锌?

97.5g 【解析】 根据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依据氢气的质量进行计算。 设制取3g氢气,理论上需要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3g x=97.5g 答:理论上需要锌的质量为97.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汞加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2O2 Fe3O4 HCl十NaOH=NaCl十H2O2HgO 2Hg+ O2↑ C3H6O3 + 3O2 =3CO2 + 3H2O 【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十NaOH=NaCl十H2O;(3)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4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已知:

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_g.

(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B点横坐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5.3;(2)Na2CO3、NaCl、NaH CO3;(3)36.5;(4)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1g。 【解析】 试题(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3g×10%=3.5g;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A点时,溶液中碳酸钠部分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2C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 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C.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 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

C 【解析】 试题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是水和氧气,A错误;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B错误,C正确;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属于反应物,D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试题A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B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C装置中玻璃管两端开口不利于气体的收集;D装置适用于固液加热反应制备气体;所以加热固体高锰酸钾制取气体,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经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试题A中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深入液面以下,产生的气体能够从长颈漏斗内逸出,可能无法收集到气体。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标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根据氧气验满的正确方法分析;B、根据药品具有腐蚀性分析;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分析;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 A、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故操作错误;B、药品具有腐蚀性,不可用手直接取用,故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而且氯化钠不可直接放在托盘中,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 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

C. 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 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B 【解析】 试题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才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因为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装置内的空气,错误,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这样导致氯化钠来不及溶解就被当成杂质而除去导致产率偏低,正确,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这样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排出,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错误,D、探究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B. 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 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D. 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

D 【解析】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 C、过滤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错误; D、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否则不纯的气体点燃或加热可能产生爆炸,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