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根据转化观:锌和硫酸锌可相互转化
C. 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B 【解析】 试题A选项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选项根据转化观:锌和硫酸锌可相互转化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是不同类别的微粒;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物质的体积没有加和性,故答案选择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气体 B. 着火点为450℃,易燃
C. 沸点为-42.1℃,易液化 D.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B 【解析】 A、颜色和状态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可燃性需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沸点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物质的溶解性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符合题意,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 )
A. C2H5OH+2O2 2CO2+3H2O B. C+2CuO
2Cu+CO2↑
C. 2KMnO4 K2MnO4+Mn2O+O2↑ D. SO2+2NaOH=Na2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 B. 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中生成物有单质和化合物
A 【解析】 A、由微粒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所以,A正确;B、由微粒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B错误;C、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C错误;D、由微粒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D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是( )
A.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C. 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 D.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A 【解析】 根据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解答。 A、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既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符合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C、乙醇+氧气→水+二氧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 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
D 【解析】 A、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生铁含碳量高,表现出硬而脆;由于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而表现出性质差异;故A正确;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于金属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而钠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因此,两种金属的性质不同;故B正确;C、金刚石的碳原子呈正四面体结构,因而金刚石硬度大;而石墨中的碳原子为平面层状结构,因而表现出很软;故C正确;D、二氧化碳的分子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各项应用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石墨做电极 B. 用金属钨做灯丝 C. 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解析】 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析】 A、用石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A错; B、用金属钨作灯丝是利用钨丝的熔点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B错; C、一氧化碳作燃料是利用一氧化碳能够燃烧的性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作燃料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进行物质鉴别.将下列有关性质前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从而区分各组物质.
A.气味 B.味道 C.颜色 D.状态
(1)冰和水________;
(2)铁和铜________;
(3)食盐和蔗糖________;
(4)酒精和汽油________.
DCBA 【解析】 (1)冰是固体,水是液体,可以根据状态进行区分;(2)铁是银白色的,铜是红色的,可以根据颜色区分;(3)食盐有咸味,蔗糖有甜味,可以根据味道区分;(4)酒精有特殊的香味,白醋有刺激性气味,可以根据气味区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①在催化剂作用下,CO将NO还原成氮气并生成二氧化碳;②再通入过量的空气,使剩余的CO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CO+2NO 2CO2+N2;2CO+O22CO2 【解析】 在催化剂作用下,CO将NO还原成氮气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再通入过量的空气,使剩余的CO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在描述水的组成和结构时,可以表述为: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③每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上述三句话,可以得出结论:物质的宏观组成对应的是 ________ ,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应的是 ________ .
①;②③ 【解析】 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根据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数量;描述水的宏观组成是: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描述水的微观结构是:②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③每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①;②③。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