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曲靖市是珠江源头第一市,旅游资源丰富。“五•一”期间小明家去珠江源旅游。
①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小明从珠江源头带回一瓶水,为检验这瓶水的硬度,可向水中加入_____。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回家后,小明用洗洁精清洗餐县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作用。
(2)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1个中国水周首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请列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合理即可)_____。
(3)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合理即可)。
②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③t3℃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④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CaO+H2O=Ca(OH)2肥皂水煮沸乳化一水多用等t2℃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丙>乙>甲80g乙>丙>甲 【解析】 (1)①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②鉴别硬水、软水用肥皂水。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③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珠分散成无数小的液滴,随水流走,因此能去除油污。(2)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随时关闭水龙头、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的方法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铁制品生锈是由于铁制品同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接触而锈蚀。
(3)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对滤渣和滤液分析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①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有Cu
②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
③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溶液中一定含有Zn (NO3)2 、 Cu(NO3)2 一定不含有AgNO3
④若向滤渣中添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AgNO3、 Cu(NO3)2
金属材料Fe2O3+3CO2Fe+3CO2水②④ 【解析】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2)工业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铁,同时还生成二氧化碳。铁制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易反应。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H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D是一种固体单质,H是蓝色沉淀。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合理即可)。
H2O2CuCl2+2NaOH=Cu(OH)2↓+2NaCl作导线 【解析】 推断题往往以框图的形式出现,箭头的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此题中B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H是蓝色沉淀为该题的突破口。 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分解反应,则B是H2O,由于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A→B,故A是H2O2,H2O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是O2。Cu(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或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合理即可)。
(4)装置F中的气球是“魔幻可变气球”。实验前,装置F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_____边(填“左”或“右”)分液漏斗的活塞并轻轻振荡集气瓶,可观察到气球变大。
长颈漏斗ACAE2KClO32KCl+3O2↑CaCO3+2HCl=CaCl2+H2O+CO2↑所用盐酸浓度过大右 【解析】 (1)②是长颈漏斗。(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E。故选AC或AE,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镁不仅能与水反应还能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小组同学对此产生兴趣,他们将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氯化铵溶液中并加热,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为确定生成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每种气体只含有氮、氢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2)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H2和N2
猜想二:N2和NH3
猜想三:_____
(进行实验)
步骤一:小组同学闻气体气味,发现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则猜想_____不成立。
步骤二:同学们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的A装置中除去_____,再将剩余气体依次通入B、C、D装置中,一会儿后,加热试管中的氧化铜,观察到B中溶液不变色,C中无明显现象,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试管口有小水珠。装置C的作用是_____(合理即可),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得出结论)猜想_____成立。
(拓展延伸)经过讨论,小华同学认为用点燃木条检验气体的方法代替装置D也能达到相同的探究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H2和NH3一氨气吸收生成气体中含有的水分H2+CuOCu+H2O三可行 【解析】 [做出猜想]猜想三:由于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每种气体只含有氮、氢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故猜想是 H2和NH3。[进行实验]步骤一:H2和N2都无刺激性气味。步骤二:氨气极易溶于水,而H2和N2都难溶于水,所以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的A装置中以除去N...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现有18.8g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放入烧杯中,再加入127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7g。(温馨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请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8.8g10%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8.8g+127g-137g=8.8g。(2)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y。 NaHCO3+HCl=NaCl+H2O+CO2↑ 84 58.5 44 x 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3原子的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 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 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 室内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 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2L
D 【解析】 试题分析∶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2L。 考点∶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3原子的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D 【解析】 小分子团水仍然为水分子构成,和构成普通水的分子是一样的水分子,化学性质是相同的,故A错误, 分子间都是有间隔的,故B错误。 分子都是在不断地运动,故C错误。 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与普通水不一样,故D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3原子的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C. 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C 【解析】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解释正确; B、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离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解释正确; C、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3原子的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 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45 B. 核外电子数为94 C. 质子数为94 D. 核电荷数为239
D 【解析】 试题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判断. 【解析】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又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其中子数为239﹣94=145,故A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外电子数...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