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465  173473  173479  173483  173489  173491  173495  173501  173503  173509  173515  173519  173521  173525  173531  173533  173539  173543  173545  173549  173551  173555  173557  173559  173560  173561  173563  173564  173565  173567  173569  173573  173575  173579  173581  173585  173591  173593  173599  173603  173605  173609  173615  173621  173623  173629  173633  173635  173641  173645  173651  173659  211419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单选题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下列操作会使测得氧气含量偏高的是(  )

A. 取用过量红磷进行实验    B. 选用气密性良好的实验装置

C. 用硫、木炭等代替红磷    D. 将燃着的红磷慢慢放入集气瓶

D 【解析】 A、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结果偏小,取用过量红磷进行实验,氧气被完全消耗,不会偏高,选项错误;B、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结果偏小,选用气密性良好的实验装置,不影响实验结果,选项错误;C、碳、硫能在空气中燃烧,但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在反应装置中虽然消耗了氧气,却又产生了新的气体,因而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使结果偏小,选项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填空题

1869年,________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解析】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填空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工业上用空气为原料来生产大量氧气,其原理是 ________.

(2)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________ .

A.燃煤火力发电   B.治理工业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 D.太阳能发电

(3)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________ (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BD;ABD 【解析】 (1)工业上用空气为原料来生产大量氧气,其原理是将空气过滤,在压缩成液态,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将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2)A.直接用煤作燃料,产生大量的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B.工地扬尘是造成PM2.5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工地扬尘是解决PM2.5增加的方法之一;C.在露天焚烧垃圾可以产生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填空题

(题文)今年我国多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雾霾天气,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这是2016年元旦前后曲阜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一个月我们这里空气质量能达到优良的天气很少,治理污染,刻不容缓,下列治理雾霾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鼓励开私家车出行②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③减少燃煤发电,增大太阳能发电④禁止使用化石燃料⑤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⑥推广乙醇汽油⑦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⑧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③⑤⑥⑧. 【解析】 ①鼓励开私家车出行,会加重空气污染,加重雾霾;②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不会减少雾霾;③减少燃煤发电,增大太阳能发电,可减少空气污染,减少雾霾;④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符合实际的;⑤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可减少空气污染,减少雾霾;⑥推广乙醇汽油,可减少空气污染,减少雾霾;⑦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会加重空气污染,加重雾霾;⑧将工业废气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填空题

我们用________ 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制取液氮和液氧.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为淡蓝色的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氮沸点为﹣196℃,液氧沸点为﹣183℃,所以________ 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分离液化空气;液氮 【解析】 (1)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为淡蓝色的液态空气,可知我们用分离液化空气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 (2)由于液氮沸点为﹣196℃,液氧沸点为﹣183℃,故沸点低的先蒸发,所以液氮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实验题

(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研究讨论后,采用燃烧方法除去氧气后,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但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1)要能确保消耗其中的氧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就显得很重要。他们应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编号)______________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2)药品的取用量也有相应要求。你认为取用量应达到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3)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

(5)集气瓶中所选择物质燃烧反应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不溶于水,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而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C)。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迅速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6)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组A同学用镊子从容器中取出白磷后,准备在滤纸上切割时,B同学立刻阻止了他,指出他的操作不正确,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红磷过量; A; 装置气密性; P+O2P2O5; 防止产生的五氧化二磷被吸入至呼吸道; 测定结果更加精确; 防止白磷在空气中切割时引起自燃,造成实验危险 【解析】 (1)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气体二氧化碳,硫粉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硫,木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硫,这些物质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产物均为气体,而红磷燃烧的产物为固体五氧化二磷,消耗掉氧气后能使瓶内外产生压强差,将水压进集气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填空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在世博会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是________ .

A.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

(2)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如图1所示)在中国馆低碳区展出,该车顶部的“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把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3)南京云锦在世博会亮相,织造云锦的传统材料之一是蚕丝.蚕丝与羊毛、棉花一样,都属于________ 纤维(选填“天然”或“合成”).

(4)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2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 (填字母).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过滤杂质.

ABC;光;天然;B 【解析】 (1)A、采用循环水为场馆降温,有效降低了的水的浪费,选项正确;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选项正确;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正确。故选ABC。 (2)“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故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3)蚕丝与羊毛、棉花一样,都属于天然纤维。 (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实验题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0mL

20mL

10mL

________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

(1)17% (2)装置二 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3)装置内铜粉的量不足 未降至室温就读数 【解析】 (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6.7%; (2)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实验题

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选择药品)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的理由是①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② .他们应该选择

A.蜡烛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设计实验)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步骤与现象)

①测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⑤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与交流)

(1)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 性;

(2)兴趣小组同学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可能是

(3)步骤③中注射器吸水使活塞至少应调到 (填整数)mL处;

(4)步骤④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有

(5)小华同学认为步骤⑤在保证活塞自由移动的前提下,观察活塞位置时,最好将试管和注射器整体横放,小华同学的理由是

【选择药品】生成物是固体;C. (1)导热 (2)向试管中注满水,再把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 (3)10. (4)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5)能够防止重力对结果产生影响. 【解析】 试题(1)氯酸钾加催化剂加热制取氧气的方法 ,也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2)常见反应容器试管,和收集气体常用的集气瓶。(3)因为室温过高,用手捂效果会不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填空题

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小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进水,其原因是

(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1)1/5 4P+5O22P2O5 (2)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3)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 【解析】 试题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P+5O22P2O5 。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进水,其原因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