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520  173528  173534  173538  173544  173546  173550  173556  173558  173564  173570  173574  173576  173580  173586  173588  173594  173598  173600  173604  173606  173610  173612  173614  173615  173616  173618  173619  173620  173622  173624  173628  173630  173634  173636  173640  173646  173648  173654  173658  173660  173664  173670  173676  173678  173684  173688  173690  173696  173700  173706  173714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右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 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D. 实验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

A 【解析】 A. 具支试管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压强增大,有部分气体进入鼓气球,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所以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以防污染空气,而浓硫酸不与二氧化硫反应,故此选项错误;B. 该实验可通过上下移动粗铜丝使反应发生或停止,此选项正确;C. 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铜和浓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发生,此选项正确;D. 二氧化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已知: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D、F为气体,B、G为固体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G中共有4种氧化物

B. 反应①中,B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C. 反应①~④中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E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为20%

D 【解析】 推断题往往以框图的形式出现,箭头的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此题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为该题的突破口。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则A是H2O, C+H2OCO+H2,常温下,C、D、F为气体,B、G为固体单质,CO2+C2CO,所以B是碳,C是H2,D是CO,F是CO2,G可以是Cu,CO+CuOCu+CO2,H2 +CuOCu+H2O。A. A~G中共有H2O、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能供给呼吸的气体______;②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④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

(2)许多公共场所都配有消防器材,右图为某品牌水基型灭火器。

①塑料把手和______由合成材料制成

②钢瓶表面刷油漆除美观、醒目外,还起到______作用。

③灭火器顶部的接口采用黄铜而非纯铜制作,是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

④该类灭火器使用时会喷射出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O2H2CO3CH4NaOH橡胶软管防止生锈大隔绝空气 【解析】 (1)①氧气能供给呼吸。②汽水是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CO2+H2O==H2CO3,所以汽水中含有的酸是碳酸。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④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的碱是氢氧化钠。(2)①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把手和橡胶软管由合成材料制成。②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对黄色的FeCl3溶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①FeCl3能与Cu、Fe、Al等金属反应生成FeCl2,如2FeCl3+Cu=2FeCl2+CuCl2;

②FeCl3溶液能使无色的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提出问题)①FeCl3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有哪些现象?

②FeCl3溶液中的哪些粒子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实验探究)取适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思考与交流)

①实验前,铝箔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______。

②FeCl3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③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④D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⑤经分析,小强同学认为是Fe3+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但小明同学认为若要得出此结论还需补做如下实验: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紫色。小明的理由是______。

试管AD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Zn+H2SO4=ZnSO4+H2↑b除去表面的氧化铝薄膜<3FeCl3+2Al=2AlCl3+3FeCl2AlCl3因为FeCl3溶液含有HCl 【解析】 (1)①是试管。(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A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和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2)“废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MgCO3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溶液A”中加入H2O2溶液会生成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______。

过滤+3MgCO3+H2SO4=MgSO4+CO2↑+H2O2FeSO4+H2O2+H2SO4= Fe2(SO4)3+2H2O防止引入新的杂质 【解析】 (1)通过过滤可使固体与液体分离。(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1)=0,解得x=+3。(3)碳酸盐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水、二氧化碳。(4)“溶液A”中含有生成的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碳酸钠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玻璃、洗涤剂、肥皂、制革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Ⅰ、吕布兰法

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下:

(1)碳酸钠俗称______。

(2)在高温条件下,②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Na2SO4和木炭生成Na2S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4)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______。

Ⅱ、索尔维法

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原理如下:NaCl+CO2+NH3+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

实验操作如下:

①关闭K1,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打开K1通入CO2;

②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CO2;

③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

加热时间/min

t0

t1

t2

t3

t4

t5

剩余固体质量/g

未记录

15.3

13.7

11.9

10.6

10.6

请回答下列问题:

(5)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

CO2,其目的是______。

(7)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2时NaHCO3固体的分解率______(已分解的NaHCO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3质量的比值),请写出计算过程。若加热前NaHCO3固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上述计算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8)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候氏制碱法。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①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②“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

③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作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

纯碱Na2SO4+CNa2S+4CO↑加快溶解速率,使Na2CO3充分溶解在水中会有CO气体产生,污染空气NaHCO3+HCl=NaCl+ CO2↑+H2O控制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使氨气充分反应24.2%(过程略)偏小①②③ 【解析】 (1)碳酸钠俗称纯碱。(2)根据题意,反应物是Na2SO4和木炭,生成物是Na2S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西藏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 )

A.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原子大小不同

C. 原子数目不同 D. 原子种类不同

A 【解析】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原子种类、原子大小均相同,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与原子数目无关。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西藏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受热飞溅出来,选项错误;B、胶头滴管使用时管口略高于试管口竖直滴加,选项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且混合时放热,故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加入水中,防止液体受热飞溅出来,选项错误;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西藏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颜色 B. 溶解性 C. 可燃性 D. 导电性

C 【解析】 A、颜色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B、溶解性需要通过溶解操作进行表现,而溶解属于物理变化,故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C、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进行表现,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D、导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