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545  173553  173559  173563  173569  173571  173575  173581  173583  173589  173595  173599  173601  173605  173611  173613  173619  173623  173625  173629  173631  173635  173637  173639  173640  173641  173643  173644  173645  173647  173649  173653  173655  173659  173661  173665  173671  173673  173679  173683  173685  173689  173695  173701  173703  173709  173713  173715  173721  173725  173731  173739  211419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不纯的氯化钠样品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取该样品11.7克,溶于适量水中,然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9.7克白色沉淀,则所含杂质不可能是(  )

A. 氯化镁       B. 氯化钙    C. 氯化铝    D. 氯化钾

D 【解析】 根据纯氯化钠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的质量和题中选项中的物质生成氯化银的质量,利用关系式法进行分析解答。 设纯净的11.7g氯化钠生成氯化银的沉淀质量是x。 NaCl~AgCl 58.5 143.5 11.7g x x=28.7g 由计算可知,实际生成的沉淀29.7g>假设11.7g氯化钠时生成的沉淀28.7g。如果多生成沉淀的话,则应该样品中的Cl的离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是

A. 氧化剂 B. 催化剂 C. 反应物 D. 生成物

D 【解析】 试题根据“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可以看出,二氧化锰是生成物,故D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如图所示四个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甲和丁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B. 乙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C.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定量实验,实验前需检查乙和丙装置的气密性

D. 为探究酸碱是否发生反应,丁实验必需准确量取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D 【解析】 A、甲和丁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即铁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说明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因此乙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该选项说法正确;C、乙和丙中气体参加反应,如果装置漏气,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定量实验,实验前需检查乙和丙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正确;D、为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装置上加装“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是( )

A. CO2、NH3 B. O2、CO2 C. N2、CO2 D. NO2、CO2

C 【解析】 A、尾气的NO、CO中,没有氢原子,违背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B、尾气的NO、CO中,有氮原子,而O2、CO2没有氮原子,违背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推断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氮也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同学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与用途

B.安全常识

稀有气体﹣﹣焊 接金属的保护气

乙醇汽油﹣﹣汽车燃料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电路失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物质的分类

D.物质鉴别

混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区别醋酸和酒精﹣﹣闻气味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用于焊接金属的保护气;乙醇汽油可以用于汽车燃料,减少废气的排放,故A说法正确;B、煤气泄漏,要关闭气阀、严禁烟火;电路失火时,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B说法正确;C、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C说法错误;D、酒精有酒香味,白醋有酸味,闻气味可以鉴别;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重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要注意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不利健康

C.从酸、碱、盐溶解性表中可以查出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B 【解析】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题文)张明老师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 .

(3)由①和③实验事实,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

(4)热水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烧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升高温度;隔绝空气 【解析】 (1)仪器a是烧杯; (2)罩住白磷燃烧的目的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热水能提供热量,且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燃烧是最常见的化学变化.

(1)烤羊肉串时,用扇子扇能使炉火更旺,其原因是________ .

(2)铁棒在氧气中不能燃烧,但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并________.

(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向集气瓶中加入蒸馏水,震荡,得到黄色溶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扇进去的空气中含有更丰富的氧气,促进碳的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2Fe+3Cl2═2FeCl3 【解析】 (1)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烤羊肉串时,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所以越扇越旺;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过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 .

(2)通过探究发现燃烧的条件可用如图所“火三角”来表示.现将一根火柴点燃,有甲、乙两种放置方式,你认为按________ (甲或乙)方式放置,火柴会燃烧更剧烈、更彻底,原因是________ .

(3)结论应用:请你结合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就如何使燃烧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提出一条具体建议:________ .

③④;②④;乙;这样燃烧产生的热可以充分使火柴受热,使其达到它的着火点;可将煤或其他燃料加工成粉末状或气体(或燃料燃烧时不断的鼓入空气) 【解析】 (1)该实验中,③④中都是白磷在热水中,不一样的条件是一个通入了空气,一个没通,结果不一样,说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④;②④中的白磷都通入了空气,一个在热水中,一个在冷水中,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1)表中X的值是________  ,上述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

(2)有同学说:“Q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你________ (填同意或不同意)该同学的看法,理由是________ 。

13;化合反应;不同意;催化剂还必须满足另两个条件:能改变反应速率且反应后本身的化学性质也不改变(合理即可) 【解析】 (1)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N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P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Q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还少5克,所以M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反应物是M和P,生成物是 N,所以是化合反应; (2)物质Y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