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611  173619  173625  173629  173635  173637  173641  173647  173649  173655  173661  173665  173667  173671  173677  173679  173685  173689  173691  173695  173697  173701  173703  173705  173706  173707  173709  173710  173711  173713  173715  173719  173721  173725  173727  173731  173737  173739  173745  173749  173751  173755  173761  173767  173769  173775  173779  173781  173787  173791  173797  173805  211419 

科目: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1章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检测题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含量进行探究.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生铁是纯铁吗?若不是纯铁则该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等元素.

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等);硅、锰等存在形式较为复杂.

含有硅、锰等元素的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制定方案]使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

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

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

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数据处理]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交流讨论]

实验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盘(选填“左”或“右”).

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

反应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由此得知反应一定生成了氢气和________(写名称).

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对此有同学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________.

[实验结论]经过以上探究,同学们知道了生铁不是纯铁,实际上它属于铁的重要________.

;左;确保生铁样品中铁单质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硫酸亚铁生铁中的铁元素除了以单质形式存在还以形式存在,所以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会小于铁元素的总质量分数合金 【解析】 [数据处理]反应前后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差即生成氢气的质量=102.4g+247.3g-348.7g=1g; 设参加反应单质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1章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仪器和装置.

将下列操作还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种仪器(如图甲所示)用短线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具有________的性质.图乙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端进人,该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极难溶于水 【解析】 (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烧杯在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以使其均匀受热;移动高温的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进行夹持。 (2)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求气体不易溶于水,所以可说明甲烷难溶于水;当图中装置内为空气时,从b端通入该气体,要将空气从a端排出。说明该气体进入瓶中会在上部聚集,将空气从下端排出,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该气体应为氢气,所以应选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B. 二氧化碳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C.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D. 活性炭吸附色素

D 【解析】 A、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过程中有新物质金刚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活性炭吸附色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A. B. C. D.

D 【解析】 A、导气管太长,不宜于气体的导出,故A不正确;B、选择的漏斗为一般的漏斗,应该用长颈漏斗,并且漏斗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故B不正确;C、长颈漏斗的下端伸入锥形瓶太短,无法起到液封的作用,故C不正确;D、分液漏斗关闭活塞时就能起到不漏气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可用用来冶炼金属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C 【解析】 试题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故A描述正确;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故B描述正确; C、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充分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时生成了一氧化碳,故C描述不正确;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故D描述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

A. 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 B.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 D.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

B 【解析】 A、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会出现颜色变化,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出现白色沉淀,不会出现颜色变化,故选项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会观察到颜色逐渐变浅,会出现颜色变化,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会出现颜色变化,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大学研究小组研发的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还要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B. 与钢相比,石墨纸硬度更大

C. 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质量较小 D. 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D 【解析】 A、“可以回收再利用”,体现了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故A正确;B、“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体现了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故B正确;C、根据密度公式可得:m=ρV,由于石墨纸的密度小,故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故C正确;D、石墨易导电,属于导体,故D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D 【解析】 试题O2能助燃,CO能燃烧,CO2不能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若木条燃烧更旺,则瓶内为氧气,若气体可以点燃,则为一氧化碳,若木条熄灭,则瓶内气体为二氧化碳。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

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D 【解析】 试题A、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稳定,错误;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错误;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不能消除,错误;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丙乙;②乙+O2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

A. C、CO、CO2、CaCO3

B. C、CO、CO2、H2CO3

C. C、CO2、CO、CaCO3

D. C、CO2、CO、H2CO3

B 【解析】 由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和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可得丁为碳酸,丙为二氧化碳,又由②乙+O2丙,所以乙为一氧化碳;①甲+丙乙,所以甲为碳,因此四种物质分别为:C、CO、CO2、H2CO3。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