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物质的溶解性单元检测题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一是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7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 .
(2)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 .
(3)将40℃时的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 .
(4)某同学配制了20℃的A的饱和溶液,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边的试管中没有晶体析出.甲物质为(填序号)________.
①浓硫酸 ②氢氧化钠 ③水 ④氧化钙.
10g在30°C时,物质A和B的溶解度相等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③ 【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2)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3)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考虑;(4)根据浓硫酸、氢氧化钠、水、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 (1)由图可知,7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10g;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P表示的含义是:在30℃时,物质A和B的溶解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物质的溶解性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
③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在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的A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④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B 增加溶剂 20% 降温结晶 【解析】 (1)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2)据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回答;(3)据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分析50g水中加人20g的A物质能否完全溶解,并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4)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提纯A的方法。 (1)由图可知,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 (2)将饱和溶液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物质的溶解性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2017年1月《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在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氯化钠会再次析出。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 B |
①钠原子转化为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数 ________(填“变大” 或“变小”)。 ②常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 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 (已知: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 ①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Na+和 ________(填微粒符号)。 ②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物质的溶解性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上述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 步骤I: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体________g.
步骤II: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g水稀释,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的KNO3稀溶液,将此溶液做为化肥使用.
H2O(或水)①③④析出晶体(合理答案均可得分)②⑤61.7;1216.7 【解析】 (1)根据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判断;(2)根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分析;(3)根据降温析出晶体与溶解度的关系分析。 (1)硝酸钾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中溶剂是水,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将25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物质的溶解性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的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以上均填序号);
(2)若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A、BCDB蒸发水分 【解析】 (1)饱和溶液是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由图示可知A和B中都有固体溶质的不溶物,所以都为饱和溶液;由于C中没有固体溶质不溶物,有两种可能:有可能刚好饱和,也有可能不饱和,所以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D中也没有固体溶质不溶物,按常规考虑有两种可能:有可能刚好饱和,也有可能不饱和,因为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C中可能饱和或不饱和,D中溶质比C中少,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物质的溶解性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t1℃时,a、b的溶解度都是20g不能cbac 【解析】 溶解度曲线中交点的意义为:相应温度下,两者的溶解度相等;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即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20 g的a物质;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c<b<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物质的溶解性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室温下,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固体有剩余,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__(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应用________法提纯.
(3)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a”、“b”或“c”).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6)若用质量分数为6%的甲溶液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2%的甲溶液,需加水________ g;主要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__、混匀.
乙冷却热饱和溶液C乙>丙>甲甲=丙>乙100g 量取 【解析】 (1)根据甲、丙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而乙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进行解答;(2)根据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3)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4)根据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解答;(5)由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和配制溶液步骤分析。 (1)甲、丙溶液中有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全册《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 分子大,而原子小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原子不是
C.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D 【解析】 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错误;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故选项错误;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全册《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都能转变成离子
B. 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阴离子都带负电
D.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 【解析】 A、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但不是原子都能转变成离子,如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性质稳定,不能转变成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C、带负电荷的离子是阴离子,阴离子都带负电,故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全册《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 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 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 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 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B 【解析】 由题意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可推出13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所以“He-3”,中的3也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