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简答题
一定质量的A物质和64 g 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C物质和36 g D物质。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计算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A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填元素名称或符号)。
(3)如图所示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6 g。质量守恒定律 。碳、氢(或C、H)生成物有两种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常见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44g+36g-64g=16g; (2)由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中含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填空题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常用ClO2、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于饮用水消毒。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X+Ca(ClO)2+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_ ;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举出一种节水的措施_______。
A、B、E 加快不溶性杂质的沉降 CaCl2 用淘米水浇菜、洗衣服的水拖地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 、吸附,故选 A、B、E。(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加快不溶性杂质的沉降。(3)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故X的化学式是CaCl2。(4)用淘米水浇菜、洗衣服的水拖地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___ (填字母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____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__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___ (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填“b”或“c”)端连接上一个量筒。
漏斗C2KClO32KCl+3O2↑向漏斗中加水至没过漏斗下端管口,使漏斗内外形成一段液面差,且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 ,B反应物固体和液体不能分离B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仪器a的名称是是漏斗,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科学探究题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A、B、C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B装置内属于物理变化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解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1)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只有化学变化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中酒精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____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上述两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不支持 略 先大后小(其它合理描述也可) 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 锥形瓶中氧气约占46mL,当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约46mL后,瓶中气压与外界相当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实验的现象。主要从燃烧的条件、白磷的性质及燃烧的现象,瓶内压强的变化来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计算题
维生素B2(C17H20O6N4)可以用于防治舌炎、口角炎、角膜炎和溢脂性皮炎,其主要存在于牛奶、动物内脏、蛋、瘦肉、麦胚、黄豆、花生等食物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B2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维生素B2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
(3)维生素B2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4C∶H∶O∶N=17∶20∶6∶451∶5 【解析】 根据化学式可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了解分子的构成,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1)根据维生素B2化学式(C17H20O6N4)可知,维生素B2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2)根据维生素B2化学式(C17H20O6N4)可知,维生素B2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17:20:6:4; (3)根据维生素B2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简答题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钙的质量分数,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2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量与生成气体的量如图所示。试求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鸡蛋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全册《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是化学研究的领域( )
A. 环境保护 B. 地壳运动
C. 新材料的研制 D. 生命探索
B 【解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或应用)的基础学科。A、利用化学的方法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是化学的用途之一,属于化学研究领域,所以错误;B、地壳运动属于地理科学的研究范畴,不是化学研究范畴,所以正确;C、利用化学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是化学的用途之一,属于化学研究领域,所以错误;D、利用化学生命探索,是化学的用途之一,属于化学研究领域,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全册《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 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 B. 镁带燃烧,铁生锈
C. 食物腐败,电灯发光 D. 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C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食盐溶于水只是物质的溶解,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是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镁带燃烧,铁生锈,二者均有新的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腐败,属于物质被分解成其它物质是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属于能量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汽油挥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全册《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人造材料的是( )
A. 木头 B. 石头 C. 塑料 D. 金子
C 【解析】 A. 木头是自然界中能获得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B. 石头是自然界中能获得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C. 塑料是人为地经化学变化制取的,是人造材料; D. 金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人造材料。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