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898  173906  173912  173916  173922  173924  173928  173934  173936  173942  173948  173952  173954  173958  173964  173966  173972  173976  173978  173982  173984  173988  173990  173992  173993  173994  173996  173997  173998  174000  174002  174006  174008  174012  174014  174018  174024  174026  174032  174036  174038  174042  174048  174054  174056  174062  174066  174068  174074  174078  174084  174092  211419 

科目: 来源:贵州省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 (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足量 。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写出集气瓶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表:(注:集气瓶容积为 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通过实

验还可以推断出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写出两点)。

(4)实验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____;③未冷却至____就打开止水夹。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1/5不溶于水 不支持燃烧红磷差室温 【解析】 (1)A.蜡烛与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要求不符,选项错误;B.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符合题目要求,选项正确;C.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与题目要求不符,选项错误;D.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目要求,选项错误,故选B。(2)如果装置气密性较差,瓶外的气体会进入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①如图(1)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发出黄色火焰 b.熔化的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 e.火焰分层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3)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_______;

②如图(4)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水。
(3)如图(5)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__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实验现象____。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并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

abcde外焰炭黑小水珠熄灭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解析】 (1)①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火焰,先融化后燃烧,发光、放热,有淡淡的黑烟,火焰分层,故填abcde;②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外焰部分先炭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2)①蜡烛不完全燃烧时,其中的一部分碳元素转化为炭黑排放到空气中,且炭黑具有滑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河水 B. 蒸馏水 C. 软水 D. 硬水

B 【解析】 河水中含有水、泥沙、可溶性杂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硬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软水中含有水、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自行车钢圈生锈 C. 蜡烛受热熔化 D. 瓷碗破碎

B 【解析】 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因此它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自行车钢圈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蜡烛受热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甲烷用作燃料 D. 氮气、氦气做保护气

B 【解析】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呼吸时分解有机物,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气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的利用,故此项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的性质,这种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因此此项正确; C、甲烷用作燃料,是利用甲烷的可燃性,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氮气

A 【解析】 试题空气污染物为有毒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故选择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仪器,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A. 烧杯、蒸发皿 B. 水槽、量筒 C. 蒸发皿、试管 D. 集气瓶、燃烧匙

C 【解析】 试题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蒸发皿、试管、燃烧匙等,能在酒精灯火焰上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锥形瓶、烧瓶,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等,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不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容易发生危险,故A错误;向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时,应该将试管横放,将固体药品放置试管口后缓缓竖起,直接竖直放入会损坏试管底端,故B错误;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称量氢氧化钠时,由于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需要放在烧杯中,右侧盘中放一个空烧杯,故C错误;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故D正确;故选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A 【解析】 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等中的碘、铁、钙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D 【解析】 每个(或者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抛开前提限制谈微粒中的原子个数是错误的,故A错误;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碳和氧两种物质,故B错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氧原子为16,因此12:(16×2)=3:8,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