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960  173968  173974  173978  173984  173986  173990  173996  173998  174004  174010  174014  174016  174020  174026  174028  174034  174038  174040  174044  174046  174050  174052  174054  174055  174056  174058  174059  174060  174062  174064  174068  174070  174074  174076  174080  174086  174088  174094  174098  174100  174104  174110  174116  174118  174124  174128  174130  174136  174140  174146  174154  211419 

科目: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用下列仪器名称填空: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_____;

(2)用于夹持燃烧木炭的工具是_____;

(3)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时用______;

(4)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_;

(5)常用于加热的仪器是_____;

(6)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 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

(7)量取 50ml 水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⑦⑧⑤⑩①②⑥②⑥ 【解析】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试管架; (2)坩埚钳用于夹持燃烧木炭; (3)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时用试管; (4)洗涤试管应使用试管刷; (5)常用于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 (6) 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滴管和量筒; (7) 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量筒和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小明、小红和小华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薯片发生了兴 趣,因为薯片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 “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

(提出问题)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红猜想是氢气,小华猜想是氧气。

(1)根据以上猜想,你认为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小明和小红都认为小华的猜想最不合理,原因是_____

(3)收集包装袋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

(4)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_____、_____。

薯片中的气体是什么氧气有氧化性,会加快食品变质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无毒,不能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1)根据题意可推知,他提出的问题是:薯片中的气体是什么? (2)因食品可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故小华的猜想最不合理;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注射器抽取该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 (4)要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则所充气体不能和食品反应,且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 描述化学变化的 是________ ,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写).

②④③① 【解析】 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 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例如,铁矿石被粉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例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镁;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例如,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 2)选用实际容积为 40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自磷放入试管,用橡皮 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 60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 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 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后 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 容积的 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___

(4)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 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 20mL 刻度处,则说明_____;若先夹紧弹簧夹, 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 的现象为_____

(5)图 2 的设计操作与图 1 比较,其优点是_____

(6)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等。

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产生大量白烟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占集气瓶上方空气体积的 1/5 左右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机)不能,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是气体,影响气压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射器向左移动到12mL处停止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8mL处停止减少空气污染,结果更准确橡胶塞弹出试管炸裂注射器活塞弹出来等 【解析】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查 阅 资 料 : 一 氧 化 碳 能 燃 烧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 产 生 蓝 色 火 焰 。

(1)点燃一支白色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现象如图 A, 这证明焰心_____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 B)在玻璃管的上口 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

(3)猜想和验证:(提供用品:火柴,澄清石灰水,小烧杯)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

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

管上口处_____

_____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

只含一氧化碳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

管,用湿冷毛巾包 住中部,将玻璃管 下端插入焰心,上 端试用火焰点燃

玻璃管另一端若有蓝色

火焰取下长玻璃管,打 开湿毛巾观察到玻璃管 内壁无白色固体。

假设②_____

假设③:焰心气体

只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细玻璃

管,用湿冷毛巾包 住中部,将玻璃管 下端插入焰心,上 端试用火焰点燃

玻 璃 管 另 一 端

口_____;取下 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观 察_________。

假设③成立;

假设④:焰心气体

有一氧化碳和石蜡 蒸气

取一较长细玻璃

管,用湿冷毛巾包 住中部,将玻璃管 下端插入焰心,上 端试用火焰点燃

玻 璃 管 另 一 端

口_____;取下 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观 察_________。

假设④成立;

(4)写出石蜡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

(5)蜡烛火焰向上的原因是_____

温度低可燃性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无明显现象成立没有蓝色火焰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有蓝色火焰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火焰使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上方氧气更多 【解析】 (1)根据图中的木条可以知道木条中间未变色,说明焰心温度低;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状态为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滚动检测卷(四) 题型:单选题

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

A. 油脂 B. 维生素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B 【解析】 试题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A、苹果中富含维生素,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而不是油脂,故选项错误。B、苹果中富含维生素,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项正确。C、苹果中富含维生素,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而不是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苹果中富含维生素,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而不是无机盐,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滚动检测卷(四) 题型:单选题

下列数字表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 新鲜牛奶——7 B. 柠檬——2.2~2.4

C. 西红柿——4.0~4.4 D. 肥皂水——10

D 【解析】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中性或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A. 新鲜牛奶——7,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B. 柠檬——2.2~2.4,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C. 西红柿——4.0~4.4,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D. 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滚动检测卷(四) 题型:单选题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 【解析】 试题A选项称量固体物质时,要左物右码;B选项固体物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正确的操作;C 选项过滤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D选项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故答案选择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滚动检测卷(四) 题型:单选题

近期饮食安全成为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下列有关做法中,合理的是(  )

A.用工业明胶和油酸钠非法加工卤猪耳朵

B.用化工染料浸泡包裹粽子的竹叶

C.种植西瓜过量使用膨大剂和增甜剂

D.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

D 【解析】 试题A、用工业明胶和油酸钠非法加工卤猪耳朵,工业明胶、油酸钠对人体有害,故A错误;B、用化工染料浸泡包裹粽子的竹叶,对人体健康不利,故B错误;C、种植西瓜使用膨大剂和增甜剂对人体健康不利,故C错误;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用于食品防腐,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滚动检测卷(四) 题型:单选题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pH试纸检验酸牛奶是否变质

B.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 用紫甘蓝和酒精溶液制酸碱指示剂

A 【解析】 A、酸牛奶本身显酸性,变质后用pH试纸测定的结果还是<7,该选项做法不能达到目的; B、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该选项做法能达到目的; C、水垢的成分碳酸钙能够和醋酸反应,然后用水冲洗,该选项做法能达到目的; D、由于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所以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甘蓝可制酸碱指示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