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4084  174092  174098  174102  174108  174110  174114  174120  174122  174128  174134  174138  174140  174144  174150  174152  174158  174162  174164  174168  174170  174174  174176  174178  174179  174180  174182  174183  174184  174186  174188  174192  174194  174198  174200  174204  174210  174212  174218  174222  174224  174228  174234  174240  174242  174248  174252  174254  174260  174264  174270  174278  211419 

科目: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简答题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在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及实例中,哪些现象将不再发生?(不限定学科,写出三个现象)

如燃烧现象不再发生,植物光合作用不再发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将不再发生等(合理即可) 【解析】 大气中含有的氧气对地球非常重要,如果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燃烧现象不再发生,植物光合作用不再发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将不再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简答题

请用分子、原子、元素等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_________.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_________.

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完全相同____________.

分别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电解水,都能生成氧气_______________.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解析】 (1)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故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3)氧气和臭氧分子构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实验题

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宝龙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

该小组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如图),请你将表格中“下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中表示________.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浓度________;

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变量求平均值越大少开私家车 【解析】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采样时段,其他条件都相同; (2)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3)下班时段平均值为98,故“下班时段”的数据用柱状图在图中表示为: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浓度越大;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气体为准(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它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催化剂

待测数据

氧化铜

图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

从设计原理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可以是指________.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填字母编号).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氧化铜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和现象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过氧化氢溶液,加入氧化铜后,产生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防止溶于水; 生成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 把上述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晾干后称重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将所得固体重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依旧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解析】 (1)油层的作用是防止氧气溶于水; (2)由题干可知,实验时间均以生成气体为准,故生成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3)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电视节目中有个“土壤兄弟”,提倡人们不要随地乱丢废旧电池,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还有个“空气兄弟”建议我们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推知它们只能是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区分它们,请你参与实验,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区分,并回答有关问题.试剂:

试纸 ②溶液 ③溶液 ④稀硫酸⑤溶液

所选试剂(填序号,每种方法只选择一种)

实验现象及结论

方法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防止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泄漏而造成土壤污染 减少由于汽车尾气的直接排放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① 的是,的是 ③ 有白色沉淀的是,无现象的是 【解析】 (1)随地乱丢废旧电池,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泄漏会造成土壤污染;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可以减少由于汽车尾气的直接排放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2) 方法一: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硝酸钡溶液显中性,故可用选用①pH试纸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实验题

绘制实验设计图是填写实验报告常用的一项重要技能.如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_:

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图实验时观察到: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原因是________.

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所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更剧烈 【解析】 (1)画图要求:①试管口有棉花;②伸入试管中不能过长;③密封管口,要涂黑;④试管口导管弯曲角度为钝角;⑤橡胶管涂黑;⑥弯管口不能超过集气瓶颈部;⑦水中有气泡;⑧用虚线画出水。如图所示: (2)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原因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所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更剧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湿衣晾干 B. 米饭发霉 C. 铅笔折断 D. 冰雪融化

B 【解析】 A、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米饭发霉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铅笔折断过程中,只是铅笔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自带布袋购物 B. 垃圾野外焚烧 C. 共享单车出行 D. 多使用太阳能

B 【解析】A、自带布袋购物可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主题;B、垃圾野外焚烧,会产生的毒有害物质,不符合主题;C、共享单车出行可代替汽车出行能保护环境,符合主题;D、多使用太阳能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符合主题。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B. 合成新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 勘察自然环境,分析气候形成原因 D.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C 【解析】 A、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属于新物质的制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B、合成新药物,属于新物质的制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不符合题意;C、勘察自然环境,分析气候形成原因,属于地理研究的范畴,故C符合题意;D、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 导电性 B. 溶解性 C. 氧化性 D. 导热性

C 【解析】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溶解性。物质溶解于水是物理变化,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C、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熔点是晶体熔化时温度,晶体熔化是物理变化,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