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4109  174117  174123  174127  174133  174135  174139  174145  174147  174153  174159  174163  174165  174169  174175  174177  174183  174187  174189  174193  174195  174199  174201  174203  174204  174205  174207  174208  174209  174211  174213  174217  174219  174223  174225  174229  174235  174237  174243  174247  174249  174253  174259  174265  174267  174273  174277  174279  174285  174289  174295  174303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京外国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的物质是纯净物

B. 反应中生成的甲、乙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C. 反应中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 1:4

D. 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京外国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氦_____ 氮_____ 镁_____ 钙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京外国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

A.一氧化碳 B.PM2.5 C.PM10 D.二氧化碳 E.臭氧

(2)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3)如图为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

该实验中,夹取一小块木炭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写出木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该对比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木炭燃烧越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京外国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 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蜡烛的化学史》一书。某化学小组对蜡烛的燃烧过 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 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

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 明显变化。

_____

2

伸入 焰心 的 导气管 引出白烟,_____

焰心处有______性

气体

3

蜡烛燃烧产物中有

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 1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补全实验 2的实验现象:______.

(3)实验 3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_;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实验 3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图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如图所示实验相比,实验 3 的优点是______.

(5)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和燃烧,这两种变化根本区别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京外国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如果用 A 作为发生装置则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用 B 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如果用装置 F 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_口通入(填“a”或“b”)。

(4)如果用 A 和 E 装置制取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停止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a、熄灭酒精灯 b、把导管移出水面(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字母),其目的是_____ 。

(5)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是_____ (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铁丝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6)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若将 B 装置作为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则应将长颈漏斗换为______(填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京外国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题文)有关物质组成及化学规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你知道吗)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图 1)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1 个氧分子是由 2 个氧原子构成的

C.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D.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图 2 所示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实验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

(实验探究)同学们发现利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时,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一方面会造成空气污染,另一方面伸进集气瓶速度慢了会影响测定结果。他们查阅资料发现白磷 40°即可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于是改进装置(图 3)重新探究。先在容积为 200.0mL 的集气瓶里装进 50.0mL 的水,再在量筒内装入 100.0mL 的水, 然后按图 3 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水,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能够吸收白烟作用,还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白磷停止燃烧时立即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则会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_____(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拓展延伸)图 4 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5、图 6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 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 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 和 P 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 内的气压。已知相同条件下集气瓶中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所占的体积成正比)。

(1)根据图 5、图 6 分析,该实验中能否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说明理由_____

(2)图 5 中,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21%,可推出 P0 与 P 的关系式是______(用含 P 和 P0 的等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京外国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设计实验)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方法是______,观察到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按照如图 1 装入药品;

步骤Ⅲ: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Ⅳ: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 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Ⅲ和步骤Ⅳ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______.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 2 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纵 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 3 所示曲线(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 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 验 分 析) 根据图 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大成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B 题型:单选题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的燃烧 B.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 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大成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B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大成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B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二氧化碳验满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