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4452  174460  174466  174470  174476  174478  174482  174488  174490  174496  174502  174506  174508  174512  174518  174520  174526  174530  174532  174536  174538  174542  174544  174546  174547  174548  174550  174551  174552  174554  174556  174560  174562  174566  174568  174572  174578  174580  174586  174590  174592  174596  174602  174608  174610  174616  174620  174622  174628  174632  174638  174646  211419 

科目: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是某品牌补铁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计算:

(1)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2)硫酸亚铁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3)硫酸亚铁中铁、硫、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0.1%);

(5)该补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保留0.1%)(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6)按照说明书服用补铁片时,成人每天补充铁元素质量为多少mg?______(保留整数)

(7)若某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积土成山 B. 刻舟求剑 C. 死灰复燃 D. 海市蜃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重庆二外成为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的读书圣地,除二外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质量好外,二外地处重庆后花园,森林深处空气清新也是原因之一。南山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 78% B. 21% C. 11% D. 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过滤 D. 读取液体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最简便方法是(  )

A. 闻气味 B. 带火星的木条 C. 燃着的木条 D. 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 硫元素和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C.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 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准确记录现象是得出正确结论的依据。 下列记录的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

B. 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 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机率大

B. 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5m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