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4649  174657  174663  174667  174673  174675  174679  174685  174687  174693  174699  174703  174705  174709  174715  174717  174723  174727  174729  174733  174735  174739  174741  174743  174744  174745  174747  174748  174749  174751  174753  174757  174759  174763  174765  174769  174775  174777  174783  174787  174789  174793  174799  174805  174807  174813  174817  174819  174825  174829  174835  174843  211419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限时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X。

(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3)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限时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已知A一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呈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请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限时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 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0+ O2 =2 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 3Cu+ 8HN03(稀)=3Cu(N03) 2+2N0↑+4X.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3)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0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03(稀)=3Cu(N03)2 +2N0↑+4X

方案二:2Cu+ O22CuO; CuO+2HN03= Cu(N03) 2+H20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你选择的方案及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限时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有些晶体按比例带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脱去结晶水。草酸晶体(H2C204.xH2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草酸晶体受热分解时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04.xH2O (x+1)H20+CO2↑++CO↑。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信息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开展实验,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中的试剂足量,注射器量程足够)

Ⅰ.测量装置A、B的质量,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连接装置;

II.取质量为m的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将产物全部通人以上装置;

Ⅲ.测量并记录装置A增加的质量为a,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 b,装置C读数为V;

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A、B、C所得数据计算该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之一是测量____的体积。

(2)乙同学对利用装置B测量结果计算的可靠性进行反思与评价,认为反应后装置A中残留的气体会使自己的计算结果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3)甲同学依据装置A测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限时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实验室常用氧气做实验。现将30. 1 g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至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 5 g。请回答:

(1)所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g.

(2)将实验后剩余固体溶于134. 1 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水铸成锅 铁生锈 B. 木柴燃烧 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C. 汽油挥发 石蜡熔化 D.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瓷碗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 Fe B. Al C. O D. 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