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一)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金刚石、②石墨、③干冰、④一氧化碳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______ ;
(2)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______ ;
(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 ______ ;
(4)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 ______ 。
(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两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 ______ (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 ______ 。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 ______ 。
(4)金刚石、石墨也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其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P2O5能溶于水,且有毒性.
交流讨论:
(1)图一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图二装置与图一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_____。
拓展运用: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该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二)为了通过实验探讨二氧化碳能不能跟水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①纸花变红,② ______ ,③纸花不变色,④纸花变红。
(2)该同学进行①、②两项实验目的是什么? ______ 。
(3)若该同学设计时取消了第3步操作,实验结论科学吗?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结论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一处不完善的地方是 ______ ;解决的方法是 ______ 。
(2)实验开始时,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为什么 ______ 。(选填序号:①加热②通CO)
(3)实验过程中A和B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A处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 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4)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一氧化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在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若装置E充满水,要想排出装置E中水,使它充满氧气,则氧气应从___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
(4)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 装置F中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测量CO2的体积_________影响(填“有”或“没有”),装置F的作用是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5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1)该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2017--2018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A.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 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 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2017--2018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B. 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2017--2018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2Mg表示2个镁元素 B. 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C. 表示Zn的化合价为
价 D. 表示核外电子数为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2017--2018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 | 解释 | |
A | 搜救犬搜索到幸存者 | 分子是运动的 |
B |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C |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 分子很小 |
D |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