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B. 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
C. 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气态石蜡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十五天,并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标志着我国已成为航天大国。如图是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Ⅰ的作用是将空气和CO2、H2O分离
B. 装置Ⅱ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分解反应
C. 装置Ⅲ中水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了氢气和氧气
D. 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如利用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合成氨气,合成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
(1)空气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__%。
(2)用化学用语填空
两个氢分子____ 标出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氦气__________ 步骤③的反应中没有改变的微粒是__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___℃。
物质 | H2 | N2 | O2 | NH3 |
沸点 | ﹣252℃ | ﹣195.8℃ | ﹣183℃ | ﹣33.35℃ |
(4)图中所标出的①②③的变化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是____,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填名称)。
(5)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填字母)。
A.汽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2)如图甲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小刚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净化雨水,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
(4)如图丙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①加入絮凝剂通常是______。上图净水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输送到用户的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若要得到纯水需要经过操作是_________。
②家庭生活中可以用____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硬水是含有较多的_____化合物的水(填元素符号)。
③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被认为是理想能源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有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由实验②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
探究二: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经测定维C泡腾片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9%,则该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的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其中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
②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_。
③表中x的值是______。
(3)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Sn)。将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待容器中空气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3。
①锡的常见化合价为+4,则锡的燃烧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________(用含m1 m2 m3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
(1)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____(填序号)为气体发生装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充分反应后,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最大转化率为________(填序号);
a.25% b.33.3% c.50% d.100%
②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序号)。
a.润湿玻璃管 b.检查气密性 c.均匀预热 d.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
(2)①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多孔塑料片上常放置的药品为______,此装置与B装置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3)①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用装置______(填序号)可以收集较纯净氢气;
②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发生爆炸。图G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若将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导管a连接,松开止水夹,在导管口点燃气体,发生装置不会爆炸。此装置的作用是___(填序号)。
a.提高了气体纯度 b.阻止气体在发生装置内燃烧 c.改变了氢气的化学性质
(4)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了一种有趣的喷泉(如图一)。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
①玻璃套管中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_;
②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和环保,若选用图二甲、乙装置组合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另一端接乙装置中的c,装置中漏斗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资料)①白磷着火点约40℃;②通常条件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白磷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操作)实验一:(如图1)
(1)检查好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试剂,医用输液袋中收集VmL空气。
(2)打开弹簧夹_______,缓慢将袋中空气全部排入锥形瓶中,读出量筒内收集到液体V1mL.由此测得空气中_____的体积为______mL。
(3)关闭弹簧夹K1、K2,再用_____方法(填具体操作),使燃烧匙内的白磷迅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K2,量筒内剩余液体为V2mL。由此测得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可表示为_____。
实验二:(如图2)
(4)把测定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传感器放入食品保鲜袋,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3所示,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_____。(填“X”、“Y”或“Z”)。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数据处理)(5)实验二中,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
(评价与反思)(6)由实验二分析,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相比,组成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美好幸福东台”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爱护校园花草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禁止秸秆燃烧 D. 工厂废水达标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