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5730  175738  175744  175748  175754  175756  175760  175766  175768  175774  175780  175784  175786  175790  175796  175798  175804  175808  175810  175814  175816  175820  175822  175824  175825  175826  175828  175829  175830  175832  175834  175838  175840  175844  175846  175850  175856  175858  175864  175868  175870  175874  175880  175886  175888  175894  175898  175900  175906  175910  175916  175924  211419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信息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人们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主要成分是FeS2)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氯化钾固体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1)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B.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C. 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

(3)另一种分离氧气和氮气的方法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资料: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分离时,氮气和氧气的状态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氧气

液态

液态

气态

气态

氮气

液态

气态

液态

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 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 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

(900 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 5 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约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 30 min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氧气(O2)和臭氧(O3)的共同点______(至少一点)。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空白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

(4)依据表1信息,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______。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同学们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探究水的组成。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检验b管内气体的操作是:先______,再打开活塞。

(2)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4)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空白方框中画出_______微观图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利用空气可以制取促进农作物生长的肥料。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1)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Ⅱ中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的氧化物是______。

(3)Ⅲ中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4)为了获得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要预留一些水,原因是______,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同学们为研究分子运动,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1)实验1:从微观角度解释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______。

(2)实验2: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

(3)实验3: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变化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到现象是______。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为______。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红磷点燃后,燃烧匙缓慢伸入集气瓶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立即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C.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测量偏小

D.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所示。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_。

A. 木炭 B. 铁丝 C. 镁条

(5)该小组同学又查阅了以下的资料:

资料:SO2和NaOH在常温下反应生成H2O和易溶于水的Na2SO3。

据此改进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将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瓶中,并充分振荡。之后打开弹簧夹,实验获得成功。此实验能用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上图所示进行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能用排水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

(3)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

30

30

30

H2O2溶液的体积/mL

6

6

6

温度/℃

20

35

55

MnO2的用量/g

0

0

0

收集O2的体积/mL

0

1.9

7.8

反应时间

40 min

40 min

40 min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H2O2溶液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铜片设计实验验证H2O2溶液的腐蚀性。(各组实验中H2O2溶液和稀硫酸所用浓度均相同)

将铜片分别浸泡在3种溶液中进行实验,如下表。

(解释与结论)

(4)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_。

(5)能说明铜片被腐蚀与H2O2溶液和稀硫酸均有关的实验组是______。

(6)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 H2O2+ H2SO4=== CuSO4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