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5947  175955  175961  175965  175971  175973  175977  175983  175985  175991  175997  176001  176003  176007  176013  176015  176021  176025  176027  176031  176033  176037  176039  176041  176042  176043  176045  176046  176047  176049  176051  176055  176057  176061  176063  176067  176073  176075  176081  176085  176087  176091  176097  176103  176105  176111  176115  176117  176123  176127  176133  176141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西省安福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

其中氯化钾中的阴离子符号为_______,硫酸镁的化学式是_____,

(2)氮化镓(GaN)是“蓝色发光二极管”研发技术中的重要材料。

①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x=__;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位于第___周期。

②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安福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今年,我县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行使用“垃圾分类回收” 和“共享单车”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某街头垃圾桶如上图所示,该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是 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

(3)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化学式(CH2CHCl)n]不干胶贴纸。PVC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4)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承重强度高。钛元素(Ti)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镓原子钛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安福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为减少雾霾吸入,人们出行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性。

(2)炒完菜,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①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_____;

A. 反应沉淀池 B. 过滤池 C. 吸附池 D . 清水池

②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

③通常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 Na2FeO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④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

A. 原子 B.分子 C.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安福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金属元素占自然界中的元素近8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猜迷:值钱不值钱,全在腰两点(打一金属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

(2)为探究Al、Cu、Ag的活动性顺序,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前需要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甲实验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甲乙实验的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④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溶液C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安福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的溶液在实验室用于检验二氧化碳,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E_________。

(2)反应B→C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A—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安福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或有关气体性质实验的一些装置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若选用B装置,除因为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外,还因为_____。写一个用B装置制取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该气体可用C装置收集,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证明该气体已收集满。若用E装置来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该装置的___(填“左”或“右”)管口进入。

(2)用如图的装置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容易导致集气瓶炸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红磷用酒精灯加热后才能燃烧,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停在刻度_____(填数字)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安福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 (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ρg/cm3)

实验序号

1

2

3

m1(MnO2)/g

m2(KClO3)/g

m3(试管)/g

m4(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g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V/cm3

(1)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与V和ρ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__。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MnO2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10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请补全第2步的化学方程式)

第1步:2MnO2+2KClO32KMnO4+Cl2↑+O2↑;(其中Cl2有刺激性气味)

第2步:__________;

第3步:K2MnO4+Cl22KCl+MnO2+O2↑

根据反应过程分析,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总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安福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菁菁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目的是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提出了如下两种猜想: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一氧化碳。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Ⅰ.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Ⅱ.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查阅资料]:

(1)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在物质类别上都属于碱;

(2)CO2能与碱发生反应:如2NaOH + CO2 = Na2CO3 + H2O(此反应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请你分析并回答: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菁菁同学的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

(3)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可在试管①中加入足量的_____进行清洗。

(4)你认为菁菁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理由。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安福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种钙片标签上标注每片2.5克,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不小于1.24克。某同学为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他取出4片片剂,研碎后放入锥形瓶中,用图所示装置,将100克稀盐酸(足量)全部加入锥形瓶中,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钙片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 )

A. 计算 B. 实验 C. 测量 D. 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