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可再分
B.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C.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二氧化碳碳酸钙 B. 铜氧化铜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 一氧化碳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①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没能使带火星的木余复燃,可能是收集前集气瓶里水没有盛满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气泡很少,可能用的是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③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端一个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被点燃的气体一定是H2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出现的红色物质又变黑了,可能是酒精灯温度太低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 D. 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O2 | CO | 点燃 |
B.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CaO | CaCO3 | 高温 |
D. | CuO | 木炭粉 | 氧气流中加热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A、B、C是三个与磷燃烧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实验二中,既可利用玻璃管引燃红磷,又可用气球缓冲瓶内压力
C. 实验三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②③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实验三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①②对比说明两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31: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①、④是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 ①变红,③不变红 B. ④变红,②不变红
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