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6192  176200  176206  176210  176216  176218  176222  176228  176230  176236  176242  176246  176248  176252  176258  176260  176266  176270  176272  176276  176278  176282  176284  176286  176287  176288  176290  176291  176292  176294  176296  176300  176302  176306  176308  176312  176318  176320  176326  176330  176332  176336  176342  176348  176350  176356  176360  176362  176368  176372  176378  176386  211419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 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B. 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D.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请分析A、B、C、 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D是CH4、A是H2O2 B. E是CO2、C是H2

C. B是H2、C是O2 D. B是O2、E是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液化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B. 逐步使用核能、风能、氢能,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C. 使用无氟冰箱等,可以减少臭氧空洞

D. 对燃煤预先采取脱硫措施,可以减少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是小维同学用连线方法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实验基本要求连线

B、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

①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收集O2、H2、CO2--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③物质加热—试管口应稍向下

①家里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门窗通风

②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

③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物质构成的奥秘

D、日常生活经验

①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硫原子和硫离子—质子数相同

③KClO3、MnO2—都是氧化物

①除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洗

②区别硬水和软水—常肥皂水检验

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实验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从C H O S P Ca Mn K N等9种元素中选择恰当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铵根离子____;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720且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的物质_____。

(2)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8.0级汶川大地震。在抗震救灾中,大量使用了“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消毒,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

(1)X的化学式为___,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

(2)地震后,水源受到严重污染。为了保证本地饮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多次消毒。如果使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8号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_____个电子;13号元素易失去电子,其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中具有放射性的原子主要是碘-131,请根据图推断碘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分析表中信息,你能得出的规律是:

横行规律(任写一条)________;

纵行规律(任写一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填序号)。

A.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

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D.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2)化学上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CaO(固)+NH3﹒H2O= NH3+Ca(OH)2

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

若选择上述反应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 ,则选用图1中的___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选____作为反应的收集装置。

(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I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III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写出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恩施城区居民普遍使用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探究与

(提出问题)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

产 物

猜 想

CO2、H2O

CO、H2O

NH3、CO2、H2O

CO2、CO、H2O

你认为以上_____同学的猜想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①A、B装置的顺序____(填“能”或“不能”)颠倒,理由是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粉末由白色变为蓝色,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由此推断_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③请写出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