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图1: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图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图3: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D. 图4: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加热条件下,碳和浓硫酸反应的原理为:aC+bH2SO4(浓) cSO2↑+dX+eCO2↑。将1.2g碳与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混合后加热,固体消失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19.6g,生成SO2、X、CO2的质量分别为12.8g、mg、4.4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 m=3.6g
C. X的化学式是H2O D. c︰e=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为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CO2与氰化氢(HCN)反应可以生成N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生成物中的氧化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写出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草酸锌晶体(ZnC2O4·2H2O)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熔点为100℃。以锌为原料制备草酸锌晶体的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根据草酸铵的化学式,可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3)“沉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分离出的溶液可用作___________(写一种用途)。
(5)加热草酸锌晶体可以制备ZnO(ZnCO4·2H2OZnO+CO↑+CO2↑+2H2O),比较草酸锌晶体的熔点和分解温度,发生装置应选择下图中的装置___________(填对应装置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于2018年10月23日在如皋召开。
Ⅰ.氢燃料电池
(1)图1所示为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的作用,通过质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请写出氢燃料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制氢
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其中涉及的反应有:
①6ZnFe2O46ZnO+ 4Fe3O4+O2↑;
②3ZnO+2Fe3O4+H2O 3ZnFe2O4+H2↑
(2)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______,所得H2和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4)电解水也可制得H2。图2所示装置中,___________(填“a”或“b”)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Ⅲ.储氢
(5)在常温和250 kPa下,镧镍合金(LaNi5)吸收氢气生成 LaNi5H7,该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储氢原理属于___________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I.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③___________;
④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始终小于1/5。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某同学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发现,产物中有少许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过程)进行图4所示实验: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实验结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据此可推断燃烧产物中含氮化镁(Mg3N2)。
(反思交流)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在确保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Ⅲ.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某同学利用铁生锈的原理,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当烧杯中不再有水进入集气瓶时,该同学停止实验。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所采集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水 | 烧杯内剩余水 |
250mL | 180.0mL | 129.5mL |
①铁生锈的原理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发生反应。
②实验时该同学不是将铁粉堆在瓶底,而是将铁粉撒在浸润了氯化钠溶液的滤纸条上,再将滤纸条贴在集气瓶内壁,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④与红磷燃烧法相比,用该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Ⅳ.拓展应用
(5)取2.4g镁条在足量O2和N2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为a g,则a的取值范围是3.3<a<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葡萄糖(C6H12O6)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
(1)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5g葡萄糖最多可配制5%的葡萄糖溶液___________g;配制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同学对某葡萄糖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取样品10g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得到50mL溶液;
步骤2 加入新制的蓝色氢氧化铜浊液;
步骤3 加热(反应原理:C6H12O6+2Cu(OH)2C6H12O7+Cu2O↓+2H2O);
步骤4 称量生成的砖红色氧化亚铜(Cu2O)沉淀的质量,称得其质量为7.2g。
计算该样品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请将解题过程写到答题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化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和质量守恒定律研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侯德榜
C. 道尔顿 D. 门捷列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