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7027  177035  177041  177045  177051  177053  177057  177063  177065  177071  177077  177081  177083  177087  177093  177095  177101  177105  177107  177111  177113  177117  177119  177121  177122  177123  177125  177126  177127  177129  177131  177135  177137  177141  177143  177147  177153  177155  177161  177165  177167  177171  177177  177183  177185  177191  177195  177197  177203  177207  177213  177221  211419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质量 B. 测溶液的pH

C. 滴加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SO2+2NaOH=Na2SO3+H2O B. CaO+2HCl=CaCl2+H2O

C. KOH+HCl=KCl+H2O D. CaO+H2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 由紫色变蓝色 B. 由蓝色变红色 C. 由红色变无色 D. 由无色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钻木取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取火的原因有以下三点:①钻凿处,木头温度升高:②木头在空气中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③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可转化为热能。这三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

B. 干冰能用来人工降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石灰石和浓盐酸

D. 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收集一瓶氧气 B. 检验二氧化碳

C. 验证CO2是否收集满 D. 观察氧气的流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反应C+CO22CO在煤炉中经常发生,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该反应中碳元素有两种化合价 D. 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烟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C. 洁净的铁钉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D.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2HCl—两个氯化氢分子

B. 4S—4个硫元素

C. 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 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