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7037  177045  177051  177055  177061  177063  177067  177073  177075  177081  177087  177091  177093  177097  177103  177105  177111  177115  177117  177121  177123  177127  177129  177131  177132  177133  177135  177136  177137  177139  177141  177145  177147  177151  177153  177157  177163  177165  177171  177175  177177  177181  177187  177193  177195  177201  177205  177207  177213  177217  177223  177231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生成三种分子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 反应中分子发生分解,原子重新组合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区分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鉴别的方法或试剂

A

葡萄糖和面粉

灼烧后看残渣颜色

B

碳酸氢铵与蔗糖

加热后闻气味

C

10%的氯化钙溶液与10%的硫酸钠溶液

肥皂水

D

铁片与锌片

磁铁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方案甲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小

B. 用方案乙研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C. 用方案丙研究铜生锈产生铜绿的条件

D. 用方案丁研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或“=”填空。

(1)沸点:液态氮________液态氧

(2)熔点:武德合金(组成金属是铋、铅、锡、镉)________锡

(3)质子数:氯原子________氯离子

(4)导电性:Ag________Cu

(5)微粒总数:100 mL 0.9%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10 mL 15%的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___作用。

(2)家用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从微观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回顾学生基础实验“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过程)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3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

(2)称取氯化钠: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用镊子移动游码至刻度如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

再用药匙往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当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时,应该____(填字母)至天平平衡,然后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A.增加氯化钠 B.减少氯化钠 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

(3)量取水:先向_______(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内倾倒水,当液面接近刻度时改用__________加水至所需刻度。

(4)溶解、转移:用玻璃棒搅拌至氯化钠完全溶解,再将其移入指定容器,贴上标签。

(实验反思)

(5)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左盘放纸片后再调节天平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

B.将称量完毕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时,不慎将少量氯化钠洒落在桌面上

C.氯化钠粉末不纯

D.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E.用蒸馏水洗涤烧杯,未经干燥即用来配溶液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拓展计算)

(6)列式计算,将所配的50g 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0.9%,需加入水的体积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度相对较大的氧气,可以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制取二氧化碳时,如需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填字母),使用装置H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原理:室温下,块状不溶性的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另一产物为硫酸亚铁)。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③已知硫化氢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易与NaOH溶液反应。请在下图方框内补充完整收集硫化氢气体的装置图。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某工厂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的生产流程如下.(提示:铜灼烧后的固体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含铜废料中,除铜外其余物质不与氧气或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1)“酸浸”步骤需加热。写出该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经操作Ⅰ分离所得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填微粒符号)和H2O。

(3)过量试剂X与操作Ⅰ分离所得溶液发生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请补充完整由固体物质Y得到铜粉的实验方案:向固体物质Y中_____________,用水洗涤固体2~3次,干燥得到铜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工业用铁矿石炼铁,实验室也可模拟炼铁。

Ⅰ.工业炼铁

(1)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为______________。

(2)上述设备中焦炭生成CO的原理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某钢铁公司用960万吨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炼铁,最多能得到的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万吨__________?

Ⅱ.实验室模拟炼铁

(4)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如图1所示。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实验室可用加热草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为101℃)的方法获得CO。其原理为: 。用该方法制备CO选用图3所示装置而不选用图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有关空气组成的研究与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Ⅰ.拉瓦锡的研究:用加热汞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4所示,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后,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内空气体积减少了约五分之一。收集汞表面生成的红色粉末(氧化汞),置于另一容器内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空气体积。

(1)上述实验中,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

A.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B.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2)继拉瓦锡研究后,英国科学家瑞利经多次实验发现:从空气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略大于纯净氮气密度。造成这一差异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相关。

Ⅱ.兴趣小组A的实验: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5所示)

(3)用酒精灯点燃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同学经多次实验发现:当反应停止并恢复至室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广口瓶内始终有8%左右的氧气残留。请分析红磷燃烧无法耗尽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已排除操作原因引起的实验误差)。

Ⅲ.兴趣小组B的实验:用铁生锈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6所示)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5)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6)该实验中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