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7046  177054  177060  177064  177070  177072  177076  177082  177084  177090  177096  177100  177102  177106  177112  177114  177120  177124  177126  177130  177132  177136  177138  177140  177141  177142  177144  177145  177146  177148  177150  177154  177156  177160  177162  177166  177172  177174  177180  177184  177186  177190  177196  177202  177204  177210  177214  177216  177222  177226  177232  177240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1)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 温度最高。

(3)下列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_____。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燃烧时有少量黑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4)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a、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填序号),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

(5)蜡烛(足量)在如图2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瓶内含量最多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PM10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其中能较准确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的是_____(烧杯和集气瓶中液体为水)

用上述正确装置测量氧气体积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_____。②_____。

(3)在上面(2)中的实验证明了氮气有_____的化学性质和_____物理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_____作用(填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骤然升高

(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3)。

A.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验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中,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_____。 ⑤_____。

B.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下列如图1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③_____。

(2)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若E装置中水不满,对测量氧气的体积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NH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用上述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氨气的最佳装置是_____ (填字母),原因是_____。

(4)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B、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C、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D、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E、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F、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集气瓶中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②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

③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250mL,a=50mL,则b=_____mL。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_____。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 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60mL)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4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并按图3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实验结束后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6)为保证潜水艇长时间在水中,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下列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②水通电制取氧气;③氧化汞加热制取氧气;④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请写出方法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若露置于空气中,会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A. 浓盐酸 B. 生石灰 C. 石灰石 D. 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重铬酸钾是二种有毒且有致癌性的强氧化剂,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归为第一类致癌物质。重铬酸钾(K2Cr2O7)中 Cr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两个氮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价的镁元素:两个铁离子:氦气:;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表是人体中四种液体的 pH范围,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类别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A. 胃液不能与碳酸钙反应 B. 唾液一定显酸性

C. 胆汁是中性液体 D. 胰液的碱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碘的核电荷数是53

B. 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C. 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碘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性的强弱

B. 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

D. 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