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7195  177203  177209  177213  177219  177221  177225  177231  177233  177239  177245  177249  177251  177255  177261  177263  177269  177273  177275  177279  177281  177285  177287  177289  177290  177291  177293  177294  177295  177297  177299  177303  177305  177309  177311  177315  177321  177323  177329  177333  177335  177339  177345  177351  177353  177359  177363  177365  177371  177375  177381  177389  211419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我市盛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假设反应匀速进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25 g。)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烧杯和药品质量/g

137.8

135.6

m

134.5

134.5

请计算:

(1)表中的“m”为________;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在应用中,只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

B. 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

C. 用二氧化碳灭火

D. 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把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看到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金刚石、酒精、石油 B. 生石灰、食盐水、冰水

C. 氮气、大理石、干冰 D. 石灰水、碳酸钙、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 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 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

D.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写作,C2H8N2+2 N2O4=3X↑+2CO2↑十+4H2O↑其中X的化学式( )

A. N2 B. NO C. NO2 D. 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B. 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枯茗醛(化学式为C10H12O)是一种食用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枯茗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8g

B. 枯茗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枯茗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

D. 每个枯茗醛分子由10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顺序为( )

A. X>Y>(H)>Z B. Y>X>(H)>Z C. X>Z>(H)>Y D. Y>(H)>X>Z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