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 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是Mg+2
C.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D.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SO2 B. 氧化镁:MgO2
C. 碳酸钠:NaCO3 D. 氧化铝: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酒驾”已经写入刑法.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为酒驾.交警常使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H3CH2OH+4CrO3+6H2SO4═2X+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Cr2O3 B. CrSO4 C. Cr2(SO4)3 D. Cr2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3个氧分子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和 ,体积比约为 .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
D.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其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钠,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知道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来检验.
(2)石油和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可以采取 的方法将海水中的水分除去,获得含氯化钠的粗盐.
(4)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列举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建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 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X+4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清洁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装置
(1)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______,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