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图1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该元素名称为_______,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
(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固体量不足,则最终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某学生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试液变成_____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将这个溶液加热以后,溶液又变成_____色,该同学在加热时的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的错误_____。
(2)若将点燃的镁带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将继续燃烧,该反应的文字式可表示为: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
C.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属于混合物
D.镁条着火也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________关系密切.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甲、乙、丙都是常见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和丙都可以作燃料,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乙能引起“温室效应”,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甲转化为丙的途径有多种,写出通过化合反应的方式,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室用图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中的橡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_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
称取石灰石(主要成分,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结束后放出
气体,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1)为了验证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某校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并验证(药品用盐酸和碳酸钠):
(实验方案)如图探究实验
(实验现象)反应后,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中的_____(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与结论)
兴趣小组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是_____
(反思与评价)若小组使用的药品(盐酸和碳酸钠)不变但要得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结论,你认为应对实验方案进行怎样的改进_____
(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_____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并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3)某同学在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
(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①或②)通入。
(6)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氰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序号);
(b)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利用图2与图1相比较它的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
(4)氨水和硝酸铵(NN4NO3)都可用作化学肥料,计算100克硝酸铵(NN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_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柳州市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MgO2 B. 氯化铁FeCl2
C. 碳酸钠NaCO3 D. 氢氧化钙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柳州市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金属切割
B. 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用作气体肥料
C. 石墨用作电极
D. 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