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科研小组对废弃辉铜矿(主要含有 Cu2S、ZnO 及一些不溶性杂质)进行物质提纯以实现废物综合利用。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⑴ “焙烧”(加热而又不使熔化)中生成CuO和SO2,该气体直接排放会使雨水pH小于___,形成酸雨。
⑵ “酸浸”时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
⑶ “置换”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滤渣2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⑷ “氧化”时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都能将Fe2+氧化为Fe3+,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物质A选用______较合适。
⑸ 聚合硫酸铁常用于净水,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a(OH)b(SO4)c]n。实验测得某聚合硫酸铁中铁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比为7∶15,则b∶a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下表实验现象中的①②③。
实验方案 | A | B | C | D |
|
实验操作 |
|
|
|
|
|
实验现象 | ① | 产生白色沉淀 |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②7 | ③ |
|
实验结论 | 猜想二不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计算: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样品,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118.1克),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混合物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 NaCl氯化钠食盐 B. CaO氧化钙熟石灰
C. Na2CO3碳酸钠纯碱 D. NaOH氢氧化钠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碱石灰
A. 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CO2 B.CaO C.Cu(NO3)2 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Fe→Cu B.KNO3→NaNO3 C.Mg→MgO D.H2SO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
A. NH4HCO3 B. KNO3 C. Ca(H2PO4)2 D. (NH4)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NaOH和NH4NO3
B.CuSO4和Na2SO4
C.Na2CO3和CaCO3
D.NaCl和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