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在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石油分馏 C. 稀盐酸除铁锈 D. 干冰制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比较硬度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们身边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体温表中的水银是金属银
C. 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D. “真金不怕火练”指的是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NaOH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易吸水潮解。实验室欲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
B. 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倒入量筒中加水溶解
C. 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托盘天平、胶头滴管和烧杯
D. 若在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该反应中X、Z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14
C. 该反应中生成的Z和W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参加反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 选 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 |
A | Cu粉(Fe)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再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B | CO(CO2) |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干燥 |
C | N2(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FeSO4溶液(CuSO4) | 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将 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稀的烧杯中
B.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 和 Zn 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D. 向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一定质量的 AgNO3 和 Fe(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X 克 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 X 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滤液中可能有 B. 滤液中一定无
C. 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 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可能没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接龙游戏,箭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若常温下A 是一种无色液体,B、C 为无色无味气体:A转化成E 为放热反应,且E、F物质类别相同,D、G物质类别相同,E 与G反应可生成F。
(1)A的一种实验室用途是______;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转化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 F固体溶于水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B 转化①、③、⑤分别对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C 转化②一定是化合反应
D C和F可反应,反应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现有家用食用碱12g(主要成分Na2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计算:
(1)该图中,m的值为______
(2)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_____
(3)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