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归类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归类 | 内容 |
A | 带电微粒 | 质子、电子、离子 |
B | 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 | 钙、锌、碘、铁等 |
C | 可燃性气体 | 氢气、一氧化碳、天然气 |
D | 常见合金 | 青铜、黄铜、硬铝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 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 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 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蒸馏水 B. 用100毫升的量筒量取8.7毫升稀硫酸
C. 用托盘天平称取6.45g食盐 D. 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制取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物质含量: B. 碳元素的化合价:
C. 金属活动性顺序: D. 硫元素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光亮的铁丝浸入稀盐酸中,形成黄色溶液
B. 铁丝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C. 用CO还原Fe2O3粉末实验时,可观察到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该反应中乙和丁都为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 甲物质中,C和N元素的质量比为3:7
D.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Cu+H2SO4 =CuSO4 +H2↑
B. 铁钉浸入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
C. 除去CO2中的CO:2CO+O22CO2
D. 铜绿的形成:2Cu+O2+H2O+CO2=Cu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保护气
B. 干冰升华需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 O2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D. 氢气燃烧热值高且产物无污染,被用作“绿色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转化在一定条件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H2O2→H2 B. CO2→O2 C. CuSO4→Cu D. C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H2和CO | 鉴别 | 点燃,火焰上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
B | N2和CO2 | 检验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C | MnO2和KCl的混合物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
D | Cu中含有少量Fe | 除杂 |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