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
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 _______ | 含有铵根离子 |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 没有_______存在 |
(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 | _______ | 有 |
[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________(选填“是”或“否”)可行,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60 ℃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 ℃,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_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现有以下物质:
A 淀粉 B 小苏打 C 稀盐酸 D 活性炭 E 石灰石。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2)能吸附冰箱的异味的是________;(3)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4)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________;(5)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 .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_____和_____生成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为______色。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班同学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甲方认为“利大于弊”,理由是: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或碱反应;乙方认为“弊大于利”,理由是: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等。你愿意加入________方(填“甲”或“乙”),并说出你的一条辩论理由_______________(与上面所列理由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加入足量盐酸 | _____,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
B | 加入足量水 | 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C | 加入适量稀硝酸 | 白色沉淀消失 |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___。
[结论]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 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 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步即可)。
(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