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反应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B. 反应物①的化学式是CH2
C. 参加反应的①、②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 反应生成的③、④物质的质量比为 2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
C. 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t2℃时,将55g的a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5g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列选项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霓虹灯 B 一氧化碳中毒将病人放在高压氧舱急救 C 炼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以下表格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的现象,请回答:
(1)紫薯汁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钢铁被称为工业的骨骼,而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发明铸铁技术。写出工业上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短文。
酵母与泡打粉:生活中制作糕点、馒头时一般都要添加酵母或泡打粉进行发酵。在面团发酵初期,面团中的氧气和其他养分供应充足,酵母的生命活动非常旺盛,进行着有氧呼吸,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接着面粉中原有的微量蔗糖及新产生的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与果糖,最后被酵母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面团中的氧气有限,酵母的有氧呼吸逐渐转为无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在面筋的网络中出不去,加热蒸烤时,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使糕点变得松软。用酵母做的食品松软可口,有特殊风味,易于消化。酵母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可以增加营养价值,因此面点大都用酵母发酵。糖和油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用酵母发酵耗费的时间长,而且发酵时间与温度相关(如图)。因此,也有用泡打粉来代替酵母制作糕点的。泡打粉一般是碳酸氢钠与酒石酸的混合物,通常为碳酸盐与固态酸。将泡打粉调和在面团中,碳酸氢钠与酒石酸遇水以及碳酸氢钠受热时都会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点成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泡打粉使用时不受发酵时间限制,随时可用,对多油多糖的面团也照样起发泡疏松的作用。缺点是它的碱性会破坏面团中的维生素,降低营养价值,若混合不均匀反而会导致面制品中有的地方碱太多发黄而不能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酵母和泡打粉都能使制作的面食疏松多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5-10h内,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
(3)酵母本身营养丰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CO3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酵母和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酵母发酵的过程中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B 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宜食用酵母发酵制作的面食
C 泡打粉的发酵效果与面团中含糖、含油多少无关
D 酵母可以直接使面团中的淀粉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过程如下: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Ⅲ为,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9.3%。工业上利用钛白粉制备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Ⅱ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海锦钛,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Ⅲ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大量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