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9237  179245  179251  179255  179261  179263  179267  179273  179275  179281  179287  179291  179293  179297  179303  179305  179311  179315  179317  179321  179323  179327  179329  179331  179332  179333  179335  179336  179337  179339  179341  179345  179347  179351  179353  179357  179363  179365  179371  179375  179377  179381  179387  179393  179395  179401  179405  179407  179413  179417  179423  179431  211419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 氧分子 B. 氧离子 C. 氧气 D. 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些科学概念可以用以下三种关系图表示他们之间的联系,下列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单质属于包含关系

B.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成立的是(  )

A.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 感应电流是由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所以导体切割磁感线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C. 可燃物的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D.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蜡烛(足量)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32

1

12

A.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 g

C. 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 D. 物质Y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

(3)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元素的符号是_____.

(2)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它一定是放射了_____(选填“电子”、“质子”或“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一些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图中_____装置。

(2)若收集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选用C装置收集气体可避免污染空气。收集时气体应从C装置的_____导管进入,并进行尾气处理。

(3)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是否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同学们对制取过程中药品的选择做了进一步探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5%

10%

15%

大理石的种类

A

A

A

B

B

B

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秒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科学兴趣小组讨论后认为,既然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那么从这个角度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还应该与大理石的_____有关。

(3)根据你作出的假设,完善表格内容,以便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1

_____

_____

_____

2

_____

_____

_____

3

_____

_____

_____

4

_____

___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也是我们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就该实验的药品、装置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

(1)同学们对这个探究实验的药品的选择展开了讨论: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品很多,为什么要选择如图的药品做这个探究实验呢?选择这些药品的优点是_____。(写出2点)

(2)图一所示实验过程中天平会不会一直保持平衡?为什么?_____。

(3)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如图):通过对教材所示实验装置的分析,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小电烙铁开始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小明发现读数始终不变。一段时间后,断开电路,待冷却后从电烙铁上解下铜丝,放在灵敏电子台秤发现铜丝质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