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9499  179507  179513  179517  179523  179525  179529  179535  179537  179543  179549  179553  179555  179559  179565  179567  179573  179577  179579  179583  179585  179589  179591  179593  179594  179595  179597  179598  179599  179601  179603  179607  179609  179613  179615  179619  179625  179627  179633  179637  179639  179643  179649  179655  179657  179663  179667  179669  179675  179679  179685  179693  211419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备选答案不正确的是 (  )

①碱的水溶性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②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盐酸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③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一定是有机物.④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或颜色的改变等明显现象.如果没有看到明显现象,说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⑤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A. 只有①②③④ B. 只有①②④⑤ C. 只有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收塔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能充分吸收SO2

B. 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Ca(OH)2 =CaSO4↓+2NaOH

C. 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 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OH,有利于节约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的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碱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则缓缓氧化一定引起自燃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D. 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则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都等于 60%

B.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

C. 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D. 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乙析出晶 体比甲析出晶体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 O2 B KNO3 C KIO3 D 浓琉酸 E 生石灰 F 不锈钢 G 玻璃钢

(1)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_____和H2O。

(2)钢筋混凝土、机动车轮胎和_____均属于复合材料。

(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可使用_____,因为它具有吸水性。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食盐中添加_____能为人体补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C与B相比,其优点是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发生装置产生的氧气应从E的_____(填“b”或“c”)端进入;若将E中装满水,则氧气从_____(填“b”或“c”)端进。

(4)实验室用B装置还可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碳酸亚铁(FeCO3)是制取补血剂的原料,以下是用黄铜矿废液[溶质成份为Fe2(SO4)3、CuSO4及H2SO4]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并回收铜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①Fe与Fe2(SO4)3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FeSO4②溶液B中只有一种溶质。

(1)步骤1中,试剂A为_____,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使废液中Fe2(SO4)3、CuSO4及H2SO4全部转化为_____;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有红色固体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操作a的名称:_____。

(3)步骤Ⅱ中,试剂C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等可溶性碳酸盐。

(4)步骤Ⅲ的目的是:除去“不溶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回收得到纯净、干燥的铜。用化学方法回收铜的操作步骤为: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等酸、过滤、洗涤、干燥;回收铜的物理方法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云通过探究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CuO)、氧化铁(Fe2O3)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酸钾的熔点为356℃,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产生氧气。酒精灯加热温度为400℃~500℃。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1

3.0g氯酸钾

460℃

2

3.0g氯酸钾和0.5g二氧化锰

248℃

3

3.0g氯酸钾和0.5g氧化铜

267℃

4

3.0g氯酸钾和Xg氧化铁

2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3的化学反应式:_____。

(2)小云从图1中选择该实验的最佳发生装置是_____。

(3)实验4中X的值应为_____,由实验_____与实验4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4)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小云绘出了部分如图2,请帮他完成该图。_____________

(结论)通过该实验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有_____(填序号)

A 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

B 二氧化锰只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C 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D 催化剂可改变产物的质量

E 三种催化剂中,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①三种溶液的酸碱性?

②它们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查阅资料)

pH

2~3

4~6

7

8~9

10~11

12~14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紫红

浅紫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实验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液体名称

蒸馏水

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实验2)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实验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将图2与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出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2)实验2证明了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其理由是_____,实验结束,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甘蓝汁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3中,b点的溶质为_____,c点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依据实验3获取的信息,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的实验方案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