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直接将空气中的氢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氮肥。田间试验测定,1亩大豆可固氮8kg左右。
(1)若将8kg氢气与氮气化合合成氨气(NH3),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保留1位小数)(反应原理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增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B. 生成物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该反应一定不属于置换反应
D. 丙和丁可能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 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 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 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乌头碱由93个原子构成
B. 乌头碱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645
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乌头碱分子中C、O元素质量比为34: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C. 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正确理解运用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B.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的总称
C.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 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A.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B. 水和硝酸铵
C. 水和氢氧化钠 D. 稀盐酸和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