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B.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区分下列物质,括号中所用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A.食盐水与氯化钙溶液(蒸发) B.铁丝和铜丝(看颜色)
C.氧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 D.食盐与蔗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B.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D.碳+氧气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 石蜡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
B | 向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人体呼出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
C | 点燃纯净的氢气 | 产生淡蓝色火焰 | 氢气具有可燃性 |
D | 加热铜绿 | 生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水珠 | 铜绿中只含有铜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②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③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该过程是物理变化:④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⑤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用“>”、“<”或“=”填空。
(1) 质子个数:一个氯原子_____一个氯离子;
(2)分子间空隙:水蒸气_____冰;
(3)电子个数: 一个水分子_____一个氨分子
(4)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_____ 100mL。
(5)人体中元素含量:钙_____铁
(6)电子层数: 钠离子_____钠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字母) :
A 氮气 B 液氧 C 金刚石 D 酒精 E 活性炭 F 石墨
(1)可作火箭助燃剂的是_____
(2)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
(3)可作实验室燃料的是_____
(4)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
(5)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
(6)用作瓜果粮食保护气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及反应相应信息: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 ; 该反应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红磷燃烧:_____ ;
(3)铜绿受热分解:_____ 。该反应生成物均属于_____ (填物质类别)。
(4)空气中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膜”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 。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 。
(3)若用排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并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反应液,则可选择的仪器或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若用装置H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