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燃气灶能效标准的正式实施标志着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燃气灶具进入节能时代。如图是一款燃气灶的示意图:
(1)所示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燃气灶所用燃气包括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燃气的火焰有时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
(4)熄灭燃气灶的方法是关闭阀门,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发现燃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进。(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写出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的符号_____。
(3)写出滤液③和铁粉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4)Cu、Fe、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常温下,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生成氢气。在一次实验中,甲同学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或氢气,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观察到_____,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得出结论)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交流讨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有欠缺,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_____。
(学以致用)用一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密封振荡,观察到易拉罐先变瘪,后又鼓起,请解释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室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标签模糊了(如图1)。为确定该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2:可能是碳酸氢钠;
猜想3:可能是碳酸钠;
猜想4:可能是氯化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稀溶液显碱性;②碳酸氢钠稀溶液不与氯化钙稀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小亮同学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1正确,猜想4不正确 |
小丽同学取2mL该无色溶液与试管中,倒入3mL稀盐酸 | 立即产生气泡 | 猜想_____不正确 |
(交流讨论)
(1)同学们一致认为小亮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请说出理由:_____。
(2)为确定无色溶液到底是什么,小强同学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氯化钙溶液,边加边震荡,观察到_____现象。由此得出猜想3正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另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小丽和小强都是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为什么现象不尽相同呢?
(延伸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强和小丽分别用下面的数字化技术分别测量密闭容器中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所用的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相同,稀盐酸的浓度也相同)。
小强和小丽分别从注射器中缓慢滴入盐酸,记录数据。小强用图2装置得到的数据如图4,小丽用图3装置得的数据如图5。
(交流评价)
(3)由图4图5可知,所用两种溶液碱性强的是_____(写化学式)。
(4)c点的溶质是_____。
(5)将图5和图4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判断b点的溶质是_____和_____。此结论可以解释小强第二次实验开始时无明显气泡产生的原因。
(6)由图4可知,当稀盐酸加至80mL时,Na2CO3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小于7,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2.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5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63.2g(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体现了氧气能供给呼吸
B.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体现了氦气密度小于空气
C.氮气用作保护气,体现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D.活性炭用于净水,体现了活性炭的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