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科粤版 专题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 分子的体积变小 |
B |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C | 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D |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 氢、氧原子重新组合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专题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专题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填空题
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______,
(2)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专题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冬天结冰后,冰浮到水面上,其原因是
A. 水分子很小 B. 水分子在运动 C. 水分子间隔变大 D. 分子分成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专题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在由液体汞转化为汞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间距 B.分子大小 C.原子间距 D.原子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专题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运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氢氧化钠吸水放热,加速浓氨水的挥发
C.该实验通过酚酞溶液变红可证明氢氧化钠呈碱性
D.该装置的优点:现象迅速出现、药品用量少、环保无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专题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题型:单选题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关于空气液化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质量减小 B.分子体积减小
C.分子停止运动 D.分子间间隔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