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理念,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异常。
(1)其中“减排”是指减少______的排放(填化学式);
(2)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CO2与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2O和CH4,把过多的CO2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③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 题型:简答题
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_____。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选择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物质要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填“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书写化学术语时一定要注意规范,如图:CO不能写成Co。
(1)“Co”表示_____元素(填名称),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木炭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①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例如:它们都能与_____反应,请写出木炭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如“孪生兄弟”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因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用加压的方法将气态CO2压缩在钢瓶中制成的。灭火时,再将液态CO2喷出,具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是因为_____,附着在物体表面;起降温的作用是因为液态CO2在气化时_____。
(2)被誉为清洁能源的物质是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选填字母)
(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第5章 燃料 单元测试 题型:实验题
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进入集气瓶的水偏多,可能的原因是弹簧夹没夹紧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的现象说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3)实验C后所得固体的质量和原镁带的质量相等,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单选题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在空气的成分中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液氧通常储存在蓝色的钢瓶内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氧气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