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西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经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5mL5%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开始实验时注入双氧水的方法是____(填序号),另一种方法除了误差较大,还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A快速推注射器活塞 B缓慢推注射器活塞
(2)根据_____收集氧气的质量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催化效果,通过图像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除催化剂外,通过下列问题探究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t0~t1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_____,原因是________;
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_____,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应标识有( )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瓷碗破碎 食物腐烂
B.木材燃烧 干冰升华
C.灯泡发光 黄瓜切片
D.菜刀生锈 米饭烧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利用化学可以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观察现象是指( )
A.随意观察
B.观察变化后的现象
C.观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
D.从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向量简中注入水,仰视读数为15mL,将水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倒出水的实际体积( )
A.>10ml B.<10ml C.=10mL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生命的源泉,化学实验同样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能用排水法收集O2是因为O2不易溶于水
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有害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烟雾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氮气、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分别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B.分别测量它们在水中溶解的情况
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