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过氧化氢溶液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立即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 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
C. 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 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别聚乙烯与聚氯乙烯 | 分别将两种塑料灼烧,闻气味 |
B | 比较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盐酸中,观察现象 |
C | 区别天然气与一氧化碳 | 分别点燃两种气体,检验燃烧产物 |
D | 判断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 对比高锰酸钾固体在冷、热水中溶解的快慢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生石灰 ②盐酸 ③石墨 ④酒精 ⑤铅
(1)可用于伤口消毒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
(3)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a点的含义是 ;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 ;
(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人体中骨骼与牙齿的重要成分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羟基磷酸钙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二氧化碳、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变化Ⅰ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变化Ⅰ中的二氧化硫、氧气、三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_____。
(已知:●代表氧原子,〇代表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已知:①五种物质均含铜元素,且化合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②A为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黑色物质B;③X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A;④X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得到D,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⑤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E,结合信息推断:
(1)B的化学式是_____.
(2)D→E的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与某种酸反应可实现E→X转化,该酸的名称是_____.
(3)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方程式:X→A: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所使用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用胶皮管连接装置C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导管口_____,然后稍稍用力将玻璃导管旋入胶皮管中。
(3)实验室用B装置可以制取氧气、氢气、_____气体。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____直接接触.铁制品除锈时_____(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