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2206  182214  182220  182224  182230  182232  182236  182242  182244  182250  182256  182260  182262  182266  182272  182274  182280  182284  182286  182290  182292  182296  182298  182300  182301  182302  182304  182305  182306  182308  182310  182314  182316  182320  182322  182326  182332  182334  182340  182344  182346  182350  182356  182362  182364  182370  182374  182376  182382  182386  182392  182400  211419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数字和化学式符号、化学命名表示:

(1) 2个硅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 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FeCO3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仔细观察如图,并按要求填空:

(1)若如图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___ (填字母序号);

A 10 B 11 C 17 D 18

(2)若如图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2时,则y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往往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一种带电的微粒,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右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_________。(填”变”或”不变”)

(2)“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有A、B、C、W、X、Y、Z七种物质,分别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B、C、F是单质,常温下E是黑色粉末,F呈红色; E、W、X、Y、Z是化合物,且X和Y在常温下呈液态,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Z的化学式: ______;⑤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④⑥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SO2的排放,减弱SO2,对空气的污染,燃烧时生石灰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在上述反应方程式中的各物质,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燃烧会排放CO2、SO2、 CO 等,其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__________。

(3)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如图)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生石灰吸收SO2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工业上有如图工艺流程: (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溶于水)试回答:

(1)煅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

(3)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会把有用的产物重新循环利用,该工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 ( 填化学式) ,加入试剂②得到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此工艺最后得到的碳酸钙和原石灰石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G装置内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氧气由________(填“a”或“b”)进入C中。

(3)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CO2,和装置C比,装置B优点是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实验室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NH3).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是E而不用D或F.由此可知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下图1的烧杯中,且烧杯中放入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按图1的实验操作,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图1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提出问题] :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a和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 :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一种气体;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 Ca(OH)2 固体溶于水时,水的温度越高,其溶解性越小。

[设计实验] :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上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并按上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人试管内;④一段时间后,在D装置烧杯中的∪型管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 :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不溶物。

[实验分析] :①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必须保证进入D装置的气体中不含水蒸气,由此推断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①“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a;②“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要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称取25.0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 g (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省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食物腐烂 C.干冰升华 D.铁丝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