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使稀高锰酸钾溶液的浅紫红色逐渐褪去
B.鸡蛋清溶液中滴加浓硝酸,微热,产生黄色沉淀
C.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D.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固体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集气瓶中先装入Y试剂,然后从胶头滴管中滴加x, (X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X为水,Y为硝酸铵,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
B.若X为稀盐酸,Y为镁,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
C.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水,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D.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生石灰,则X可能为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含有酚酞的Ba( 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电导率越大,说明溶液导电性越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B.甲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C.甲曲线上的M点对应溶液的pH=7
D.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1)家里用的光盘、三角板等是塑料制品,丢弃时处理的方法应该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 焚烧
B 随意丢弃
C 回收利用
D 掩埋
(2)热敷袋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痛、胃寒等,热敷袋中发热剂主要是铁粉、水、活性炭和食盐。热敷袋发热蕴含的化学原理是_____。
(3)波尔多液是由由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而成杀菌剂,配制时不能使用铁桶做为容器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区别蚕丝、棉线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
(5)新冠疫情抗疫期间,武汉方舱医院建成用到了大量建筑材料,以下对建筑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是_____。
A 钢化玻璃
B 钢筋混凝土
C 聚氯乙烯水管
D 铁钛合金
E 玻璃钢格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专家提示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84”消毒液可以使病毒灭活。
(1)其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所含的阳离子为____(写离子符号)。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2NaClO+CO2+X═Na2CO3+2HClO,生成的HClO(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
(3)“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将50g含NaClO 5%的“84”消毒液稀释至1%,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 。
(4)酒精(C2H5OH)和过氧乙酸(CH3COOOH)也均是能有效灭活新冠病毒的消毒剂,二者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相同的,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制备纯碱过程中涉及Na2CO3、NaCl、NH4Cl、NaHCO3等物质。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
温度/°C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2CO3 | 7 | 12.2 | 21.8 | 39.7 | 48.8 | 47.3 | 46.4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
NH4Cl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
NaHCO3 | 6.9 | 8.2 | 9.6 | 11.1 | 12.7 | 14.5 | 16.4 |
(1)在50°C时,向100g水中加入48gNa2C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保持烧杯中各物质质量不变,降温至40°C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根据表中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60°C时,分别向等质量的四种固体物质中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
②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NaCl+NH3+H2O+CO2=NH4Cl+NaHCO3,在生成物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先析出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你玩过塔积木的游戏吗?小明用六块积木A-F,分别对应碳酸钠、铁、硫酸、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钡。按照“物质能反应,积木就能叠靠在一起,不反应积木就不接触”的原则搭成如图所示形状。
已知E的物质类别与其他五种不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B-F的叠放组合中,能反应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个。
(4)小美认为加一块积木X可以更稳定,X的名称是_____(不能重复A-F中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粗盐除去泥砂后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某同学对粗盐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称取5.0g粗盐,为了使粗盐充分溶解(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量取水所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
A 10mL
B 20mL
C 50mL
D 100mL
(2)步骤②所加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步骤③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步骤④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
(5)步骤⑤过滤实验,制作过滤器的正确顺序为__。过滤后所得滤渣的化学式为___。
(6)步骤⑦蒸发实验除去____(填化学式)得到精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用装置C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若用装置A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装置需要补充____。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应选__(填字母)。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检验是否为氧气的操作是____。
(4)通常状态下,HCl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HCl,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_____→e(填字母)。
(5)G装置烧杯中的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污染物五氧化二磷,生成磷酸钠(Na3PO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 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做探究酸、碱、盐的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何协同学进行的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他们将A、B试管中的废液分别倒在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则B试管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何协和岳娜两位同学想探究此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并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何协同学猜想溶质成分是:NaCl、Na2SO4
岳娜同学猜想溶质成分是:NaCl、Na2SO4、Na2CO3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验证)
(3)何协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于是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对何协同学的推测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娜同学将何协实验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并绘制出相关图像(如下图所示)。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下图中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通过对下图的分析,你认为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