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山区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铁制品在一定条件下能生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__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进一步锈蚀。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_____。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目的之一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山区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表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溶解度/g | 甲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乙 | 29.4 | 33.3 | 37.2 | 41.1 | 45.8 | 50.4 | |
丙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
(2)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
(3)20℃时,丙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
(4)50℃时,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的方法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山区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电解水:_____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3)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山区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事实中的原理。
火折子堪称古代“打火机”。简易的火折子是将纸卷点燃后,将火焰吹熄,使纸卷保持红热状态,装入竹筒中使火种保持较长时间;需要点火时打开竹筒盖,向其中吹气,使纸复燃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山区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D收集氧气理由是____,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用B制二氧化碳、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发生装置相同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山区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以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某同学在实验室按古代方法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得到固体混合物A。对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资料:Cu2O+H2SO4=CuSO4+Cu+H2O)
(1)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有_____,说明判断一定有的理由____。
(2)滤渣B 是_____,说明B一定有的来源____。
(3)设计实验证明固体混合物A中有铜,写出实验操作及预期现象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山区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Ca(OH)2变质得到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CaCO3的含量。提示:①碱石灰(主要成分:NaOH、CaO)、浓硫酸均足量,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②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K3处于关闭状态。
(1)A中反应前后都要通入氮气,选择氮气的理由是______。
(2)若没有B装置,测得CaCO3含量会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测定CaCO3的含量需要测定的数据是:样品的质量和______。
(4)利用上述装置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写出不包含测量数据的实验操作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山区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取氯酸钾样品18.5 g和一定质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氧元素),充分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8.05 g,生成氧气4.8 g,。计算:
(1)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20年上半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下列措施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佩戴口罩
B.居家隔离
C.喷药消毒
D.开窗通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