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5997  186005  186011  186015  186021  186023  186027  186033  186035  186041  186047  186051  186053  186057  186063  186065  186071  186075  186077  186081  186083  186087  186089  186091  186092  186093  186095  186096  186097  186099  186101  186105  186107  186111  186113  186117  186123  186125  186131  186135  186137  186141  186147  186153  186155  186161  186165  186167  186173  186177  186183  18619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4培才学校的学生在红五月文化艺术节中开展了发下趣味活动。

11+12: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2白纸显字:取一张白纸,用酚酞写字,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中,立即显示出红色字迹。这一表演应用氨水的物理性质是

3指定鉴定向玻璃桌面上的指纹喷硝酸银溶液,指纹汗液中含有的氯化钠会转化成氯化银不溶物。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一些大理石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6g粉碎成粉末状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已知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共用去稀盐酸36.5g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2011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

(1)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个原子。

(2)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3)以上硬币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 H2SO4= Ni SO4+ H2

Fe+ Ni Cl 2= Ni + Fe Cl2

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 。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0 分)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1)硫酸铜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 。生石灰加水过程中会 (填“放”或“吸”)热

(2)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若要制取11.2t 氧化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3)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种物质的俗名均得名与它们的产地,其主要成分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的是

选项

俗名

产地

主要成分化学式

A

大理石

云南大理

CaCO3

B

信石

古信州(今江西上饶信州区)

As2O3

C

口碱

张家口,古北口

Na2CO3

D

智利硝石

硝石

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58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59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60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1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62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 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生了8.1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及时派出救援队前往,并为尼泊尔灾区提供了大量的消毒液、大米和帐篷。其中“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 。帐篷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塑料属于 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有一种固体混合物质M,其中只可能含有Na2CO3、NaNO3、Na2SO4、Cu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① 取少量M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

操作② 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

1)M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2)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操作①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AgNO3溶液,一定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